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脉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与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状况、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以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6年6月鹤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20例心血管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4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3例。采用美国Hewlett-PackardCompany的OmnicareModel24型床边监护仪,用一光电传感器夹与患者食指相连接,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MI病例中,SpO2>95%者100例,梗死面积皆较小,且无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SpO2在90%~95%者30例合并心力衰竭,且梗死面积较大。全组病例(220例)死亡11例,其中7例为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例为AMI合并OSAS,1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例为缺血性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SpO2均<85%。结论SpO2值越高,心肌梗死面积越小,合并症越少;SpO2越低,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合并症越多。SpO2值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呈负相关(r=-0.64,P<0.05),SpO2<85%是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AMI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29例)和非溶栓组(27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P)含量,采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参数。结果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开始后1、2、4、6周血清PⅢP含量分别为(92±14)、(90±11)、(86±8)和(82±7)ug/L,较同期非溶栓组患者PⅢP(118±11)、(112±11)、(104±11)和(95±9)ug/L明显降低(P〈0.05或P〈0.01);溶栓未再通组血清PⅢP含量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或P〈0.01)。血清PⅢP含量与左室重塑(LVRM)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r=0.4314,P〈0.05),与左室舒缩功能呈负相关(r=-0.4233,P〈0.05;r=-0.4542,P〈0.05)。结论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降低AMI患者血清PⅢP水平,减少LVRM发生,改善患者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72例老年UAP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血清cTnⅠ测定,并观察住院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UAP组血清cTnⅠ值为(1.96±0.61)μg/L,明显高于sAP组的(0.68±0.19)μg/L及对照组的(0.46±0.10)μg/L(P均〈0.01)。UAP组内,随着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Ⅰ~Ⅲ级血清cTnⅠ值相应增高[分别为(1.25±0.38)μg/L、(2.12±0.34)μg/L及(3.06±0.72)μg/L](P〈0.05)。对照组、SAP组及BraunwaldⅠ级UAP患者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18例Ⅱ级患者中,1例(其血清cTnⅠ≥1.5μg/L)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33例Ⅲ级UAP患者中,21例血清cTnⅠ≥1.5μg/L患者中的9例发生心脏事件(6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3例心脏猝死),总心脏事件发生率16.7%;16例血清cTnⅠ〈1.5μg/L者仅1例发生非致命性MI,其总心脏事件发生率6.3%。血清cTnⅠ≥1.5μg/L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nⅠ〈1.5μg/L者(P〈0.05),比数比(OR)为2.05(16.7%/6.3%),95%可信限为1.02~9.78。血清cTnⅠ≥1.5μg/L时判断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44.3%,阴性预测值为84.8%。结论血清cTnⅠ检测对老年UAP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51例病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常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应用舒喘灵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服心宝丸,2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7%和47.88%,体表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71%和56.52%,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加快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方法:通过构建教学团队、优化课程结构、充实办学条件、革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结果:将传统的基础→专业→医院实习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融合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论: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践教学形成特色,精品课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应用维生素C对缺血性心脏病 (IHD)患者硝酸酯耐药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45例IH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例 ) ,A组静滴硝酸甘油 (NG) ,B组静滴硝酸甘油并口维生素C ,C组静滴硝酸甘油和维生素C。在基础值测得后以 0 .4μg·kg-1·min-1的速度开始静滴硝酸甘油 ,逐渐调整滴速 ,直至得到所期望的数值维持。在基础测量时 ,3组心率 (HR)、血压 (BP)及心率与收缩压积 (HR×SBP)具有可比性 ,在静滴的第 0、6、12、18、2 4h连续监测HR及BP值。结果 在静滴 6h时 ,3组病例BP及HR×SPB值均明显降低 ,在静滴 18h时A组BP及HR×SBP明显回升 ,而在B组及C组上述数值尚能维持 ,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0 .0 5 )。结论 对IHD患者在连续应用NG治疗期间 ,静脉或口服VitC均可预防NG耐药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冠心病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已成为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我国是低发国家之一,但近年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冠心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治疗几方面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较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以期使人们对冠心病进行全方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冠心病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已成为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我国曾是低发国家之一,但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冠心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几方面,结合自已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较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以期使人们掌握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心理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仰俯卧位在呼吸衰竭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32例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例在机械通气时行体位变更,每3h按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16例行常规持续仰卧位机械通气,2组均在通气后1、4,8、12h做血气分析,观察两组新生儿相N时间段内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通气4、8、12hPa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通气4、8、12h PaO2/FiO2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变更体位与传统仰卧位比较,可提高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30.
参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休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等);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每次0.9g,每日3次。2组均4周为1疗程。监测2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浆心钠素(ANF)、电解质、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参桂胶囊能较好改善心脏功能且降低血浆AN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该症的常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