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调查影响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中文版(QOLIE-31中文版),对148例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有关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程度等)、临床变量(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发作频率、药物治疗等)及精神共病(抑郁、焦虑)进行筛选,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能的预测因素。结果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职业(P<0.05)、教育程度(P<0.05)、发作频率(P<0.05)、抑郁(P<0.001)及焦虑(P<0.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抑郁(P<0.001)是解释癫痫患者低生活质量最强的因素,焦虑(P<0.001)也是预测因素。结论抑郁及焦虑超过了人口学及临床变量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识别和处理精神共病可以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周围神经冷损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冷损伤模型,分别给予持续或间断4℃低温2 h,于低温完全结束后即刻、4 h、1、3 d时处死取材,同时设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给药组,测定各组坐骨神经实验侧、对照侧和血清中NO含量、神经节iNOS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面积和累积光密度(IOD)值,并对给药组和未给药组的神经组织在半薄光镜及超薄电镜下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持续低温组即刻、4 h、3 d时间点和间断低温组即刻、4 h、1 d时间点实验侧坐骨神经NO含量[(0.146±0.047),(0.216±0.048),(0.137±0.035),(0.154±0.027),(0.260±0.027),(0.218±0.042)μmoL/g]均不同程度高于各自对照侧[(0.098±0.022),(0.158±0.030),(0.085±0.020),(0.127±0.016),(0.172±0.027),(0.174±0.026)μmol/g,P<0.01,P<0.05],且间断低温组4 h、1、3 d时间点实验侧NO含量不同程度高于持续低温组(P<0.01,P<0.05);间断低温组即刻、1 d时间点血清NO含量[(4.98±1.33)μmoL/L,(4.02±0.68)μmol/L]高于持续低温组[(2.47±0.36)μmol/L,(3.00±0.67)μmol/L,P<0.01];两组实验侧iNOS阳性表达面积及IOD值均不同程度大于对照侧(P<0.01,P<0.05,P>0.05),且间断低温组即刻时间点[(131 686±24 549)像素单位,(4.10±0.13)×109]明显大于持续低温组[(78 558±34 849)像素单位,(2.10±0.93)×109,P<0.05];间断低温给药组实验侧神经NO含量[(0.178±0.030)μmol/g]明显低于间断低温组1 d时间点[(0.218±0.042)μmol/g,P<0.05],持续低温给药组和间断低温给药组大鼠血清NO含量、实验侧iNOS阳性表达的面积、IOD值较相应时间点未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以间断低温给药组的变化较显著(P<0.01,P<0.05);光镜及电镜下,间断低温后1 d神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重于持续低温后1 d,给予氨基胍干预后神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以间断低温给药组的变化较为明显.结论 NO参与了周围神经冷损伤的病理过程,且在间断低温冷损伤的过程中尤为明显;NO主要来源于iNOS的激活表达,生成大量自由基继而造成相应的毒性损伤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3.
<正>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非特异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标志物之一,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已日益得到重视。C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多种疾病时各有其变化。CRP是造成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可以通过多途径和一系列病理、生理变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方法 观察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临床表现以眩晕和意识障碍为主,持续昏迷者预后差,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导致病情延误.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双侧丘脑呈蝶形梗死是特征性表现,加强宣传教育有利于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寻找诊断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敏感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电生理学检查为轻、中度的CTS患者24例(41手)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4例(28手),采用顺向性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法分别测定指3-腕、指3-掌、掌-腕正中神经(MN)SCV及MN远端潜伏期(DML)。(重症CTS者因易于诊断,不列入本研究。)结果:掌到腕MN SCV%47.12m/s,考虑诊断CTS。在所有诊断轻、中度CTS的研究组中,指3到腕MNSCV减慢的占63%,掌到腕MNSCV减慢的占95%,指3到掌MNSCV减慢的占10%。结论:用指3刺激,腕记录和指3刺激,掌记录(掌至腕测量距离为7~8cm)来分别检测并计算出指3到掌和掌到腕段的SCV,在诊断轻度、中度CTS方面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方法,在怀疑CTS时此诊断方法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PET-CT与MRI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缺血改变的灵敏度。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明确诊断为TIA的患者96例,分别做头部PET-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应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应用PET-CT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为95.83%,应用MRI诊断的阳性率为8.33%,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PET-CT在检查TIA后脑缺血改变的方面上优于MRI检查。  相似文献   
57.
痴呆分为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但对老年痴呆的重视不够,多数人认为是“正常衰老”,只有在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的影响生活时才引起注意。为了能达到早期发现及可能预防痴呆的目的。我们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核素显像检查,探讨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与老年痴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北京东健公司SUT-610颅脑血管超声扫描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40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发病第1d起给予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入院第10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局部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局部脑脉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有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病人早期给予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对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血糖、血压、治疗时间窗对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32例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血糖水平、血压高低、治疗时间窗长短分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D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5h内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血糖、血压水平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时间窗进行分析,同时对脑前循环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和后循环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溶栓治疗的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动脉溶栓治疗。将溶栓时间限定在发病12小时内。经头部CT或MRI明确诊断。对预后进行对比。结果:⑴溶栓治疗后发现血管完全再通16例,再通率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其中颈内动脉系统28例有效,椎基底动脉系统6例有效。⑵经不同的时间窗(1~6小时和6~12小时)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⑶颅内的前循环系统与后循环系统应用动脉溶栓治疗,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上,未明显差异(P>0.05)。⑷病例平均应用尿激酶剂量为84.0万单位,使用剂量较小。结论:在12小时的治疗时间窗内,对重症急性脑梗死的病人进行介入动脉溶栓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对于不同的脑部供血系统均有效,对扩大介入动脉溶栓应用的时间窗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