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482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170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1022篇
预防医学   56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18篇
  4篇
中国医学   339篇
肿瘤学   17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的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只实验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应用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n=19,应用常规气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大出血、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前后hs-CRP水平和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常规气腹手术比较,应用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且手术伤口位于脐部,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将60例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按照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组,对比各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血清ALT、HBV DNA定量、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测定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达S2者分别为49例(81.7%)、19例(31.7%)。60例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男性患者比例、年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T水平、HBV DNA定量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上两指标随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仍然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肝脏病变在G2或/和S2以上,对于这部分人群,尤其是男性患者,密切随访年龄、血清ALT、HBV DNA、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的变化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5.
136.
黄长波  闫寒松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93-1194
先天性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现在临床上手术方法比较成熟,但是绝大部分报道中对于硬腭黏膜前缘的出切牙管的鼻腭神经血管束的处理上面鲜有具体提及。现就我科在腭成形术中解剖游离鼻腭神经血管束的手术方法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LdT)治疗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52周HBV耐药情况及变异位点。方法初治的基因C型CHB 40例(治疗前应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进行耐药突变检测,HBV-P区均未测到耐药变异),给予LdT 600mg qd治疗52周。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均做肝功、HBV血清学指标、HBV DNA定量检测(COBAS?TaqMan?,最低检测限300copies/ml)。选择LdT治疗52周HBV DNA>1 000copies/ml者,对其36周及52周血清再次进行HBV-P区耐药突变检测。结果 21例(52.5%)病人HBV DNA<300copies/ml,16例(40.0%)HBV DNA>1 000copies/ml,3例(7.5%)HBeAg阳性病人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10例(25.0%)52周检测到HBV-P区耐药突变,其中2例rtA181T变异,7例rtM204I变异,1例rtM204I+L180M变异。结论初治CHB病人,尤其是基线HBV DNA定量较高者,对LdT治疗有较高的耐药率,HBV基因可发生1个或多个位点耐药变异,rtM204I是LdT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的发生率,与单次感染病例在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的不同,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1年济南市手足口病个案数据,筛选多次感染的病例,计算发生率,分析人群和发病时间特点与单次感染病例的不同。结果 2005~2011年济南市报告手足口病39 095例,771名患者两次及以上感染,二次感染发生率1.97%,三次感染发生率2.20%;发病年龄1个月~77岁,5岁以下患者占85.53%(33436例);总病例中男性23 545例,女性15 550例;多次感染病例中第一次感染男性514例,女性257例;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54.38%、41.46%和3.54%;临床病例38 227例,实验室诊断病例868例,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38.71%、38.13%和23.16%。结论男性二次感染发生率高于女性,多次感染病例平均发病间隔为11.24~14.18个月。多次感染发生率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9.
血色病又称肝血色素沉着症或过量铁沉积症,是一种以靶器官肝脏的铁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铁的蓄积是缓慢发生的,症状常在40~60岁之间出现.发生在脾脏、胰腺等其他靶器官更为少见.本文回顾分析了1例肝血色病患者经脾脏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脾形成含铁血黄素巨大肿瘤的临床和CT表现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40.
简述精神分裂症表观遗传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