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状态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手段。移植后供体干细胞是否植活形成嵌合体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不仅影响着疾病的转归,还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用于判断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活直接依据主要依赖于体内各种遗传标记。目前利用遗传标记对受者进行嵌合状态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可归为生化方法、细胞遗传学方法和分子遗传学方法三类。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嵌合体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选取活动期强直性脊椎炎患者58例,经检测发现其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下降,血清锌水平降低,同时发现白细胞内的中毒颗粒的出现率升高。与由100名大学生组成的正常对照组相比,上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可能存在着抗菌及NAP活性方面的免疫功能缺陷;而补锌可能会提高NAP的活性。  相似文献   
83.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MM)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 2 3例住院的轻链型MM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轻链型MM临床症状主要为骨痛 ,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 (73 9% )、骨骼损害 (87% )、血钙增高 (2 1 7% )、蛋白尿 (10 0 % )、肾功能损害 (4 3 5 % )、血清球蛋白水平降低 ,血清蛋白电泳多无阳性发现 ,免疫固定电泳可明确分型。 (2 )与IgG型MM比较 ,在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血钙水平、肾功能损害、β2 -微球蛋白含量等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轻链型MM临床表现多变 ,骨骼破坏和肾功能损害突出 ,恶性程度高 ,有效的化疗结合综合治疗措施能提高病情缓解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4.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研究维拉帕米(VPL)联用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和足叶己甙(VP-16)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结果显示:VPL2.2μmol/L能明显增加单一应用的不同浓度ADM、VCR或VP-16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L-CFU)的抑制作用,而不增加其对正常粒巨系克隆形成单位(GM-CFU)的毒性。0.92μmol/LADM、0.0250μmol/LVCR及1.70μmol/LVP-16联合应用下,L-CFU集落存活率为11.61%%,再联用2.20μmol/LVPL则为3.52%;而相同条件下GM-CFU集落存活率分别为35.81%及26.05%(与相应L-CFU组相比,P<0.01),提示VPL能明显增加上述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下的选择性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85.
病例:男,36岁。因腹胀,停止排气、排便5d,牙龈出血、皮肤淤点及肉眼血尿2d于2004年2月23日收治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呼吸、血压正常。神志清,四肢及躯干皮肤有散在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可疑黄染。心、肺未查及病理体征,胸骨无压痛,腹部膨隆,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全腹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既往史:18岁时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史,1年前有慢性胃炎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 BC9.79×109/L、RBC3.27×1012/L、H b93g/L、PLT22×109/L;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 );粪便…  相似文献   
8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快速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自1973年3月-2002年5月经住院确诊为M3患者124例,合并DIC33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M3并发DIC其出血症状最为突出,若并发脑出血病死率高达100%(15例均死亡)。简便,快捷,实用的实验室辅助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异常率97.0%),3P试验(异常率91.1%),D-二聚体检测(异常率93.3%)。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率78.8%),纤维蛋白原定量(异常率87.9%)。对M3的治疗以维甲酸联合DA(或HA)方案治疗缓解率较高,达68.8%。且较合理,治疗DIC的方案以抗血小板药联合抗凝药或抗凝药联合抗纤溶药或仅用抗凝药均补充血制品的疗效较高(治愈 显效率可达57.1-62.5%)。结论:M3患者若出现明显出血症状,就应作DIC方面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早作出诊断,选择高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7.
107例医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07例医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107例中,以严重基础疾病(100%),使用广谱抗生素(97%)为主要易感因素.重症外科组中各种侵入性插管(93%),普通内科组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分别为36%、21%),恶性血液病组与肿瘤组中应用化学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也为重要易感因素.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氟康唑、两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为抗真菌的有效药物.尽量避免及改善易感因素,尽早明确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8.
体外沙利度胺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沙利度胺对初治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离体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瘤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用IL 6依赖性细胞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2 0 0 μg/ml沙利度胺作用下骨髓瘤细胞自分泌IL 6和瘤细胞表面IL 6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沙利度胺浓度分别为 75和 10 0 μg/ml以上时对初治骨髓瘤细胞和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沙利度胺浓度为 2 0 0 μg/ml时 ,骨髓瘤细胞自分泌IL 6的浓度在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分别为 (14 8.5± 96 .7)ng/ml和 (2 86 .2± 189.1)ng/ml,明显低于沙利度胺作用前的水平 (P <0 .0 0 1和 <0 .0 5 )。沙利度胺浓度为 2 0 0 μg/ml时骨髓瘤细胞表面IL 6受体水平在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分别为 16 .7%和 2 0 .2 % ,明显低于沙利度胺作用前的水平 (P <0 .0 0 1和 <0 .0 5 )。结论提示 ,沙利度胺不仅对复发难治患者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对初治患者也有作用。此外 ,体外沙利度胺可以抑制瘤细胞IL 6分泌和减少瘤细胞表面IL 6受体表达 ,这可能是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拮抗剂坎地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介导的原代急性髓样白血病(AML)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Ang Ⅱ对原代AML细胞、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坎地沙坦和AT2R拮抗剂 PD123319对AngII促原代AML细胞增殖的拮抗作用; 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坎地沙坦和PI3K抑制剂对原代AML细胞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AngII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原代AML细胞增殖(P<0.05),而对正常骨髓无此作用。坎地沙坦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阻断Ang II作用下白血病细胞增殖(P<0.05)。PI3K抑制剂可抑制Ang II促进原代AML细胞的增殖(P<0.05),坎地沙坦能明显下调Ang II增加原代AML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坎地沙坦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抑制Ang II/AT1R介导的白血病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临床特点及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分析初治ITP患者70例,研究患者免疫学异常特点,观察患者ANA与临床表现、近期疗效的关系;动态分析ITP患者43例,观察有无进展为SLE等结缔组织病;ELISA检测A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BAFF有无差异。结果:ITP患者存在多项免疫异常,ANA阳性、抗干燥综合征抗原(SSA)阳性、IgG增加比例高;起病时ANA阳性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较ANA阴性患者低,出血症状较ANA阴性患者重;ANA阳性患者BAFF水平高于阴性患者;ANA阳性患者对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优于ANA阴性患者;43例动态分析患者平均随访期限为(48.44±4.80)月,2例随访过程中进展为SLE,均为较高滴度(分别为6.23和4.1)的ANA阳性患者。结论:起病时ANA阳性患者病情较重,对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较ANA阴性患者好,ANA阳性患者BAFF水平高,ANA可能与ITP发病及病情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