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胡江平  曹珊  罗方 《中医学报》2011,26(3):353-354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黄葵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本病,并设对照组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两组均有显著下降(P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结核中西药和免疫调节剂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的方法及2S(E)HRTJ4H3R3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强化期上加服结核丸及免疫调节剂给予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抗结核治疗2个月、6个月后对痰菌情况及空洞闭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4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CD4/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O.05);痰菌转阴率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2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1.36%和81.40%,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6个月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00%和93.0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空洞闭合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5.3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背景 认知障碍和失眠障碍均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常以共病形式出现且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卒中患者功能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卒中发生后,患者的激素水平及脑血流会发生改变,这可能与卒中并发症存在相关性。目的 分析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伴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卒中患者55例,将PSCI伴失眠患者作为观察组(n=40),卒中后不伴有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者作为对照组(n=15)。记录两组一般资料,相关临床量表评分,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素〔促肾上腺激素(ACTH)、皮质醇(CORT)〕、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序列(ASL)测定患者脑血流量(CBF),对两组感兴趣区(RO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Barthel指数低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CTH、COR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侧额叶CBF值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与年龄、NIHSS评分、血清NSE水平呈负相关(rs=-0.321,P=0.043;rs=-0.478,P=0.002;rs=-0.433,P=0.005),与Barthel指数、右顶叶、左顶叶、右侧额叶、左侧额叶、右侧颞叶、右侧枕叶、左侧枕叶、右侧丘脑CBF值呈正相关(rs=0.486,P=0.001;rs=0.639,P=0.003;rs=0.285,P=0.003;rs=0.723,P<0.001;rs=0.530,P=0.020;rs=688,P=0.001;rs=0.705,P=0.009;rs=0.582,P=0.009;rs=0.576,P=0.010);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血清CORT水平、右侧枕叶CBF值呈正相关(rs=0.603,P<0.001;rs=0.591,P<0.001;rs=0.635,P<0.001;rs=0.593,P=0.007)。结论 PSCI伴失眠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较高,HPA轴相对亢进,血清NSE水平偏高,相关性分析提示PSCI伴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程度与血清CORT水平、HAMD及HAMA评分、右侧枕叶CBF值呈正相关;认知功能与年龄、NIHSS评分、血清NSE水平呈负相关,与Barthel指数和大部分脑区CBF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
韩蔚  罗方武 《华西医学》1999,14(4):475-476
1 前言远程医疗是医学信息学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它将在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病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常在不同的医院科室、诊所进行。所以,远程医疗系统提供的远程诊断将引起保健工作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远程专家咨询和远程手术计划方面,通过调集医学图像进行远程会诊,可以取得高质量的诊断效果。远程医疗系统(KAMEDIN,KooperativesArbeitenundMEdizinischeDiagnostikaufInno-ativenNetzen)是由计算机专家和放射学专家组成的小组根据远程…  相似文献   
25.
常红  罗祖明  罗方  万文斌 《华西医学》1999,14(2):199-200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ACI的临床特点、CT改变与预后。方法:81例70岁以上经CT证实的ACI与72例70岁以下者比较,对起病状态,起病到就诊时间、临床表现、危险因素、CT改变,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1例多数起病于安静状态或睡眠中,在超急性期就诊者仅占22.7%。临床表现以肢体无力和头昏头晕最多见,梗塞部位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梗塞最多。结论:≥70岁老人ACI死亡率高,住院时间明显长于<70岁组。  相似文献   
26.
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新喋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新喋呤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检测 3 4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3 5例对照的血清新喋呤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检测血清新喋呤水平可作为判断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7.
正病例:患者为男性,52岁,上海籍。入院前1个月,患者出现中下腹隐痛。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6.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1×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2.1×109/L(升高),血红蛋白152 g/L,血小板计数136×109/L;粪常规及隐血试验正常。腹部CT检查结果示,胆囊炎改变,双肾小结石、左肾囊肿,结肠脾曲及降结肠周围炎性渗出改  相似文献   
28.
罗方接  杜长生  李钟铭 《武警医学》2010,21(10):891-892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 , HPC) 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血管性肿瘤,发病率极低,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9%~1%,占脑肿瘤的1%.血管外皮瘤首先由Stout等[2]在1942年提出,它源于环绕毛细血管的Zimmerman外皮细胞,多发生于软组织,发生于眼眶者罕见,发生在颅眶区的血管外细胞瘤更是少之又少,现将我科于2009年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血液病房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病房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特征,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医院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与发病状况、病原菌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80例血液病患者中6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34%,包括多个系统感染;病原菌培养阳性4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50株,真菌感染10株;医院感染组年龄(64.56±13.23)岁、侵入性操作41.67%、化疗次数(3.89±2.34)次、预防应用抗菌药物38.33%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54.45±11.90)岁、18.65%、(2.22±1.85)次、17.11% (P<0.05),是医院感染相关因素;60例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33.45±7.56)d,死亡率13.33%高于无医院感染组(17.56士5.45)d、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磁共振下心肌强化特征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的关系,找出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9年11月-2021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4例NIDCM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发生VA事件的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L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