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低温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全麻术后病人体温的变化,探讨全麻恢复期低温的护理,避免低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收集75例腹部手术的病人,分别监测其术前和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病人在恢复室的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及寒颤发生率.结果68%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术后出现低体温.结论加强对PACU病人的体温护理,有利于减少低温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在PACU的停留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与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锥孔穿刺组60例(采用锥孔穿刺引流术)和钻孔穿刺组60例(采用钻孔穿刺引流术)。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共9例,其中锥孔穿刺组4例(6.67%),钻孔穿刺组5例(8.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0,P>0.05)。锥孔穿刺组平均手术时间(24.2±8.5)min,钻孔穿刺组(49.2±9.3)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再出血、手术切口感染、穿刺位置偏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Barthe1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达自理水平的较好状态者(Barthel指数≥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锥孔穿刺术和钻孔穿刺术均可用于治疗中等量(30~5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小针刀复合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跖腱膜炎患者采用跖腱膜跟骨附着点消炎镇痛液注射后再用小针刀进行横断切割和纵行疏通剥离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平均9.6个月,60.7%患者症状完全消失,33.9%患者疗状明砬减轻,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小针刀复合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跖腱膜炎疗效确切,明确诊断和熟悉解剖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沿长轴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沿长轴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 年8月~2007 年10月间采用沿血肿长轴穿刺置管引流、溶栓等方法治疗的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回顾分析.结果:全组27例,死亡5例.生存质量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沿血肿长轴穿刺置管引流术方法简单、快捷、疗效较为满意, 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降低患者手术后早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或病死率。方法 笔者所在科根据恢复室的专科特点,制定并实施了麻醉后恢复室的监测和出室标准、两个交接班、完善的抢救设备、培养医护人员高技术水平和预见性、重视拔除气管导管后第一个20min呼吸的监测等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恢复室启用至今共收治病例8万多例,年龄自出生几小时至90岁不等,无1例在恢复室复苏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 实施麻醉后恢复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降低患者手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护士的配置、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为麻醉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麻醉专业护士培训需求问卷,对2012年参加广东省麻醉专业护士培训的58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员对30项培训内容进行了重要性评价,100%的学员认为专科培训有必要轮转科室,100%的学员认为有必要进修。结论:开展麻醉专业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有重要意义,应规范培训内容,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  相似文献   
37.
侧隐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与传统硬膜外正中入路比较。【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侧隐窝入路硬膜外注射治疗组(A组)和常规硬膜外正中入路组(B组),各39例,分别记录和统计两组注射时的异感现象发生率、即刻疗效(即刻直腿抬高试验差异角度)和远期疗效(注射次数和治疗优良率)。【结果】A组异感现象生率、即刻直腿抬高试验差异角度、治疗优良率均高于B组,注射次数A组少于B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隐窝法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疗效高于传统硬膜外正中入路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8.
6 690例颅脑损伤病例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690例颅脑损伤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时间、伤因、伤情、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7∶1;31 ̄4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23.03%;12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13.36%;受伤地点以街道、公路为主,车祸伤最常见,占52.26%。损伤类型中以中型颅脑损伤多见,占41.61%;其次为重、轻型,分别占38.30%、20.09%,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为21.31%。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时间、地点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和职业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163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是否出现硬膜下积液分为硬膜下积液组45例(27.61%)和无硬膜下积液组118例(72.39%)。结果 两组性别、术前GC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出血倾向、大量使用甘露醇、骨缘距离中线距离、脑室外引流、硬膜修补、术前CT影像检查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硬膜下积液组年龄、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减压骨瓣大小、弥散性轴索伤、大骨瓣减压术与无硬膜下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前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散性轴索伤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相关,是颅脑损伤患者出现继发性硬膜下积液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术前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减压骨瓣大小、大骨瓣减压与重型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病人撤除喉罩的护理.方法 对138例用喉罩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患者进入复苏室后进行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记录和统计恶心、呕吐、喉痉挛、咽痛、返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 心率、收缩压在拔管后1分钟与入室时相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的发生率35.5%,咽痛26.0%、呕吐5%、喉痉挛1.4%,没有发生返流误吸.结论 撤除喉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仍要加强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