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判定及疗程的选择。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5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33例)、高压氧5次组(药物联合高压氧5次治疗,32例)和高压氧10次组(药物联合高压氧10次治疗,30例)。治疗前后比较纯音听力变化,观察3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4%,高压氧5次组总有效率56%,高压氧10次组总有效率83%。高压氧10次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高压氧5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高压氧5次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有利于突聋患者听力恢复,但治疗疗程需满足1个疗程即10次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数字化及3D打印联合内镜辅助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9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头颅薄层CT检查,利用镜像反求原理对骨折部位进行模拟复位,并打印复位后的骨折模型,在模型上进行钛板预弯。术中在内镜辅助下采用前庭沟切口结合耳屏前切口对骨折断端进行解剖复位。术后所有患者均再次行全头颅薄层CT检查,将术后重建的三维模型数据与术前模拟复位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光谱融合色差对比分析,评价术后效果。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面部皮肤瘢痕隐蔽。术后CT与术前模拟设计光谱融合色差对比分析最大上偏差为2.998 7 mm,最大下偏差为-2.998 6 mm,平均上偏差为(0.243 0±0.025 0)mm,平均下偏差为(-0.310 0± 0.180 0)mm。结论:数字化及3D打印联合内镜辅助技术在直视下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有助于提高骨折复位的精准度,减少术中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瘢痕隐蔽,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53.
张波  罗彬  刘晓薇  沈芳  李萍  孙敬武 《安徽医学》2012,33(11):1498-1500
目的评估BBPV患者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48例BBPV患者应用改良Epley手法和Barbecue 360°体位翻滚法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进行随访观察1年。结果 148名患者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PSC-BPPV)患者102例,双侧PSC-BPPV 13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19例;单侧前半规管BPPV(ASC-BPPV)7例,双侧ASC-BPPV 3例;混合型BP-PV 4例。手法复位后,1年治愈率为94.59%,PSC-BPPV为93.91%,HSC-BPPV为94.74%,ASC-BPPV为100.0%,混合型BP-PV治愈4例,复发率为4.05%。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法简单,见效快,复发率低,可作为BPPV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2组:常规通气组(n=20)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n=23)。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序贯通气组血气指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序贯通气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5.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组排便异常、腹痛、腹胀又缺少形态学、生化学异常的症候群,且有发病率增多趋势,用西医学常规手段治疗棘手,疗效不明显,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且易复发的慢性常见病,笔者用柴胡舒肝散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β2整合素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P选择素的水平以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对住院的76例冠心病患者用多导睡眠监测确定是否存在OSAHS,并与23例对照组一起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β2整合素、sICAM1和sVCAM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选择素。对存在中、重度OSAHS的41例冠心病患者使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1周。治疗结束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76例冠心病患者中,41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35例AHI<15。冠心病组细胞黏附分子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HI≥15的冠心病患者β2整合素、sICAM1和sVCAM1、P选择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HI<15的冠心病组,在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这些指标明显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外周血管炎性损伤,OSAHS可能加剧冠心病的炎性损伤。对于存在中、重度OSAHS的冠心病患者应当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57.
以湖南省某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填埋场雨污分流治理的总体思路,并对库区关键节点部位HDPE土工膜铺设施工及气体导排管穿膜施工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提出了填埋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在防渗材料的选择、雨水导排坡度的设置、现有地形地势的利用、库区填埋气体的导排及如何确保雨污分流系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合超声介入聚维酮碘液(povidone iondine,PI)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吸并注射PI进行治疗。治疗组42例于当日起口服米非司酮(250mg,qd)3~6个月;对照组30例单行囊肿注入PI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率及米非司酮的辅助治疗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1年各为4.8%和26.7%,2年各为7.1%和30.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1年和2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米非司酮治疗3~6个月可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注入治疗的复发率,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高效尤对手术后复发盆腔粘连不宜手术的患者适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制备抗HCC02205的多克隆抗体,探讨其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本课题组重组构建的含HCC-22-5cDNA序列表达质粒,经表达和纯化获得HCC-22-5的融合蛋白(MBP—HCC-22-5),免疫家兔制备出抗MBP-HCC-22-5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抗体的免疫活性后,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9例人肝硬化组织和30例正常人肝组织中HCC-22-5的表达。结果经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与MBP-HCC-22-5特异性结合。HCC-22-5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质中。HCC-22.5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有关,且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成功制备了抗HCC-22-5的多克隆抗体;HCC-22-5的表达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0.
林利  罗彬 《实用医技》2008,15(1):80-81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具有许多优点。一般不给予麻醉和止痛。但因受术者大多精神紧张,在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和负压吸引引起痛苦。使孕妇难以忍受。为寻找安全可靠、无毒副反应、操作简便起效讯速,而且经济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