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林瑶琴  罗岳西 《西部医学》2011,23(7):1307-1308
目的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放置曼月乐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减小,子宫内膜变薄(P〈0.01),血清CA125下降,血红蛋白上升。结论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安全有效,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均  胡飞泉  罗岳西 《西部医学》2010,22(11):2050-2051,2053
目的观察宫颈糜烂LEEP术后应用苏肤凝胶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48例宫颈糜烂中、重度患者,以单纯LEEP刀治疗为对照组(68例),以LEEP刀术后应用苏肤凝胶1疗程为观察组(8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为(3.65±0.67)周,明显短于对照组[(5.85±0.72)周,P〈0.05];术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点状出血为主,出血时间为(7.22±0.5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7.54±0.38)天,P〈0.05]。结论宫颈糜烂LEEP术后应用苏肤凝胶能加速创面上皮修复,缩短宫颈创面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利用牙科热凝树脂制作阴道模具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患者行阴道成形术后,根据情况分别雕塑阴道石膏阳模,然后铺蜡、装盒、去蜡、填胶、热处理、消毒后指导患者使用。结果患者经随访6个月-3年,均未发生阴道粘连、挛缩、狭窄、过敏等现象。结论牙科热凝树脂制作阴道模具制作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分娩者的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5~1999年为20.13%,2000~2004年上升至39.67%,1999年以前,剖宫产指征以胎儿宫内窘迫为第1位,难产为第2位;1999年以后,社会、精神因素跃为首位,胎儿宫内窘迫次之.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手术率的关键是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4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D-L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人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106例卵巢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率为65.1%(69/106),E-cadherin的阳性率为58.5%(62/106),vimentin的阳性率为53.8%(57/106),EMT发生率为35.8%(38/10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有脉管侵犯组及有恶性腹水组中PD-L1表达及EMT发生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脉管侵犯组及无恶性腹水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PD-L1阳性卵巢癌组织中有34例EMT表型,PD-L1阳性与EMT表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300,P=0.002)。结论在人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密切关系,两者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防己诺林碱(FAN)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人宫颈癌He L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FAN)和低、高剂量实验组(7.5,15μmol·L^(-1)FAN)。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检测FAN对宫颈癌He 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AN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7,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FAN对宫颈癌He La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0.05)。给药48 h后,空白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8.10±5.19)%,(22.68±3.36)%,(12.31±2.79)%;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248.60±33.34),(186.60±24.58),(53.00±13.04)个。给药24 h后,空白组、低、高剂量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8.67±2.32)%,(77.43±3.51)%,(85.90±1.3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7±0.40)%,(5.48±1.36)%,(10.25±1.88)%;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5±0.07,0.45±0.07,0.20±0.03;P27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0.00,0.17±0.02,0.55±0.04;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8±0.01,0.12±0.03,0.34±0.08;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0±0.03,0.17±0.02,0.06±0.01;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03,0.34±0.03,0.15±0.04;低、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AN能抑制宫颈癌He La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伍燕  刘先平  罗岳西 《西部医学》2012,24(12):2377-237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行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宫腔镜清宫术20例,研究组为腹腔镜子宫病灶切除术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7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病灶切除具有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能保留患者生殖功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以期为年轻内膜癌患者的卵巢保留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2例术前诊断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7例,Ⅱ期3例,Ⅲ期2例;2例Ⅲ期患者中,1例有子宫浆膜累及,1例有镜下输卵管种植转移,卵巢转移率为3.9%(2/52)。结论高分化及中分化、浅肌层浸润(<1/2)、腹水细胞学阴性、淋巴结无转移的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的风险较低,这些年轻内膜癌患者是否切除卵巢,尚需在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后决定。  相似文献   
19.
罗岳西  张利平 《四川医学》2010,31(6):757-75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并行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先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腺肌瘤切除术,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术后复发率,痛经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术后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痛经缓解率为78.05%(32/41),对照组术后痛经缓解率为54.76%(23/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并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是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痛经缓解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