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妊娠合并心脏病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死亡率已有所下降,据国内外资料,其发生率在0.5~1.5%之间,国内1985年调查表明,孕产妇的死亡为48.8/10万,其中心脏病占11.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因之一,为了加强防治工作,提高存活率,现将我院6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并与同期42例正常孕产妇比较,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984年2月至1987年5月,我院共收治孕妇4195例,其中合并心脏病者61例,占收治孕妇总数的1.45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通过类血管生成因子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参与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功能的调节。方法 小鼠分组后皮下埋泵干预6周,取材前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及pet-CT,取空腹血、棕色脂肪及肝脏进行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定量、FPLC、qPCR、Western blotting、转录组测序等实验。结果 GLP-1类似物Exendin-4(Ex-4)改善糖尿病db/db小鼠糖耐量异常,降低外周血和BAT中三酰甘油浓度。Ex-4促进棕色组织UCP-1表达,pet-CT提示活性增加。Ex-4促进BAT中ANGPTL4的表达,ANGPTL4缺失降低了BAT活性。结论 GLP-1促进BAT活性伴有ANGPTL4表达水平的升高,ANGPTL4的缺失降低了BAT活性和功能,可能成为BAT活性调控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1例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坏死性肠炎的诊治过程。该青少年患者以意识障碍、休克就诊,入院初期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积极补液、降糖等对症治疗,意识水平改善、休克难以纠正。病程中患者渐起腹痛,完善腹部CT、全主动脉CTA、肠系膜血管CTA等影像学检查考虑急性坏死性肠炎,经过我院MDT讨论,在积极抗休克同时,予以加强抗感染、抑酸抑酶、灌肠、芒硝外敷、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最终避免了外科手术,治愈出院。糖尿病是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腹症患者应高度警惕,早期发现影像学中肠壁水肿和积气等特征性表现,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硬膜外-静脉联合镇痛的效果和相关的并发症.方法154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51例,硬膜外镇痛组(Ⅱ组)50例和硬膜外-静脉联合镇痛组(Ⅲ组)53例.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第2、8、16、24、32和48小时的镇痛效果以及无创平均动脉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翻身、咳嗽等动态疼痛程度.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下肢乏力等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48h累计用药量.结果3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Ⅱ、Ⅲ两组各时点显著低于Ⅰ组(P<0.05,P<0.01).术后均出现了可能与镇痛相关的并发症,Ⅰ组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恶心或呕吐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Ⅲ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Ⅱ组下肢乏力显著多于Ⅰ、Ⅲ两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Ⅰ组(35.6±12.4)h和Ⅲ组(33.7±10.8)h显著高于Ⅱ组(46.6±13.2)h(P均<0.01),48 h累计用药量Ⅲ组(82.3±17.6)ml少于Ⅰ组(107.8±23.4)ml(P<0.01).结论硬膜外-静脉联合镇痛效果确切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合用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50例。观察SBP,HR,SpO2,VAS,术后睁眼时间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表示满意,A组SBP和HR在给药前、术中和术后无罩著性差异(P〉0.05)。B组术中SBP和HR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SpO2在给药前、术中和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VAS及术后睁眼时间评分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用药效果更佳,复合使用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影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324例多发伤患者的年龄、伤后就诊时间、损伤严重评分、主要创伤部位、并发休克情况各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 .结果 死亡78例,存活246例,总死亡率为24.1%.在伤后1 h内就诊的患者死亡率为16.7%,超过1 h就诊者为37.4%;16≤ISS24、25≤ISS≤40和ISS>40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5.7%、19.2%和41.3%;无休克与合并轻、中和重度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1.8%、13.6%、27.7%和46.9%,各因素下患者死亡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7.298,P<0.01;x2=29.010,P<0.01和x2=30.503,P<0.01).不同年龄和不同主要创伤部位患者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004,P>0.05和x2=4.48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无休克与合并轻度休克患者间死亡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745),其余各相关因素下患者死亡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就诊时间、损伤严重评分、休克程度均对伤员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注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与整体性,积极防治休克,对于提高多发伤伤员的救治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肌松程度、插管条件及其组胺释放情况。方法:将合格受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和芬太尼0.3!g/kg,同时予纯氧面罩吸入120秒钟后,在前臂静脉10秒内分别快速注射肌松药。治疗组肌松药给罗库溴铵0.9mg/kg,对照组给维库溴铵0.15mg/kg,行气管插管。用4个成串(TOF)刺激(频率2Hz,串间间隔15秒)通过尺神经,用拇内收肌收缩束判断肌松效应,以T1颤搐值(%)作为判断肌松效应的指标,待T1稳定100%后开始给药观察。并且评估插管条件、组胺释放情况以及循环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1.61±0.67)分钟、(3.62±0.95)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临床作用时间,以及恢复指数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插管条件优秀31例,良好7例,满意率为97.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优秀29例,良好8例,满意率为92.5%,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支气管痉挛和皮疹情况。结论: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优于维库溴铵,而在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插管条件与维库溴铵相似,两组均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罗库溴铵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良好肌松药。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医治90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相比同组干预前均存在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干预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各维度评分相比同组干预前均存在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