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正>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多数患者难以自觉可疑的致敏原因,病情可急性发作,或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生活或社会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院皮肤科自2005年3月开始进行过敏原检测。特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北京某大学209名四年级和五年级临床医学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7%的学生认为儿童性虐待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地,但只有19.6%的学生知道受到性虐待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38%的学生知道儿童报告说到了性虐待,几乎所有都是可信的。92.8%赞成学校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有关人身的隐私部位是不能随便被人看或触摸的这一知识,在上初中前,只有51.2%的学生回答其父母给自己讲过,19.1%回答其幼儿园/小学老师给自己讲过。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应该优先采取的措施,80%的学生提出应该加强向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儿童、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总的看来,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基本内容中的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安全注意事项、好的触摸和坏的触摸、与他人交往的原则等,比较多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幼儿园或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讲比较合适。结论大多数医学生对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持支持态度,但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有待提高。应重视对医学生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3.
24.
1995年 3月~ 1998年 10月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坏疽性带状疱疹 2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者 5 3岁 ,最大者 82岁 ,平均 6 8 2岁。病程在 5~ 10天 ,平均 7 5天。皮损均发生在单侧 ,其中分布于腰部 12例 ,头颈部 4例 ,颈背部 2例 ,上肢 3例 ,外阴 1例。临床表现均为沿神经分布的暗红斑上簇集的水疱、血痂、溃疡及坏死 ,伴剧烈疼痛 ,舌质暗红 ,舌苔白 ,脉细涩。 15例患者在就诊前未接受过治疗 ,7例曾予对症治疗 ,但病情未得到控制。2 治疗方法中药煎剂 :虎杖、枸…  相似文献   
25.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中学生成瘾行为流行状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三类中学初一至高二学生1650人,自填问卷。结果:该区中学生目前吸烟、饮酒、网络成瘾率分别为10.3%、31.0%和12.2%;各成瘾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结论:应针对中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尽早进行健康和生活技能教育,减少成瘾行为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6.
籍红  张勇枚 《北京医学》2002,24(4):227-227
我们于2000年10月~2001年4月,应用益富清乳膏(台湾永信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04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北京市3所大学一年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评价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在迄今仍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 ,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 (AIDS)健康教育 ,并通过受教育和受培训的青少年学生 ,向家长、同伴及周围人群传播预防AIDS基本知识和技能 ,建立预防AIDS健康行为 ,仍是预防AIDS的最有效手段。为了解北京市高校大学新生预防AIDS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状况 ,以便在大学新生中有效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 ,我们于 1999年 10月~ 11月对北京市 3所高校中一年级新生进行了有关预防AIDS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调查。本调查结果也将为观察今后学生预防AIDS…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中小学学校卫生人员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态度。方法 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广州、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学校卫生人员 6 0人。其中 ,男性 10人 ,女性 50人 ,平均年龄 4 8 6 5岁 ;学历以大专和中专居多。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 (性传播、母婴传播、经血传播 )回答的正确率在 90 %以上 ,但对于和艾滋病患者共用厕所不被感染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治疗艾滋病没有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及至今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 ,这 4个问题的答对率分别是 6 4 3% ,32 7% ,35 7%和 50 9%。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学校卫生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书藉、报刊、杂志、电视及培训。结论 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学校卫生人员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了解中国学生危险行为,包括艾滋病及性行为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 1999年5月到6月,选取中国北京,天津、深圳、沈阳和云南40所中学的初一和高一学生16580名,采取KAP(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看过描写性行为作品的比例为34.8%,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61.2%。发生性病的比例达3.0%,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知道3条传播途径的比例为73.0%,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占44.6%,与家人或朋友谈论艾滋病知识的比例分别为44.9%和65.25%。但是愿意和AIDS/HIV感染(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同班学习的比例仅为29.0%。结论 在中学生中尽快开展正确系统的性知识和预防HIV/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对中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的引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