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无麻醉医师参与的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两种清醒镇静方案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在苏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行支气管镜的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成局麻组(A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和镇静组(无麻醉医师参与,BIS监测),将镇静组患者按检查顺序编号,随机分为B组(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和C组(芬太尼+咪达唑仑),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术后评估镇静效果。结果 共658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225例,B组222例,C组211例)。镇静组术者评估的过声门难易、患者评估的镇静效果均优于A组(P <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者评估的咳嗽、满意度评分C组优于B组和A组(P <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镇静组低氧血症、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低于A组,B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C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C组;生命体征:血压波动B组最小,A组最大;心率波动A组增加幅度大于C组,B组较操作前下降(P <0.001)。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时,和局麻相比,无麻醉医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肺纤维化小鼠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博来霉素(BLM)组和SSD组,BLM组和SSD组通过气管内注入浓度为5 mg/kg的BLM溶液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SSD组每日腹腔内注入SSD溶液(2.0 mg/kg),BLM组和对照组每日同等条件下腹腔内注入0.2mL生理盐水+DMSO(3 mL DMSO溶于97 mL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病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E钙黏蛋白、纤维连接蛋白、Wnt蛋白和β-ac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SD组和BLM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SSD组低于同期BLM组;SSD组和BLM组纤维连接蛋白、Wnt蛋白和β-actenin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SSD组低于同期BLM组;SSD组和BLM组E钙黏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SSD组高于同期BLM组.结论 SSD对肺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价值,SSD抑制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负向调节EMT过程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分析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钠尿肽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之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68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分别测定吸烟患者和不吸烟患者的钠尿肽水平,记录结果,统计分析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钠尿肽(ANP)水平的影响。结果在所有参加调查的患者中,吸烟的患者人数为192,不吸烟的患者人数为76,表明吸烟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功能障碍改变。且经过测定吸烟患者的钠尿肽水平较不吸烟患者的更高,即吸烟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钠尿肽水平的增高,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钠尿肽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吸烟量和其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吸烟对COP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4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依据吸烟量分为3组: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和中重度吸烟组,检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无论是COPD还是AECOPD,D二聚体水平都随着吸烟量的递增而升高(P<0.01)。结论 COPD患者急性加重后凝血功能可进一步受损,而吸烟则是加速这一不良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测定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血清钠尿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早期COPD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AECOPD患者分为〈75岁和〉75岁两个年龄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BNP含量,设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AECOPD患者在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清BNP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年龄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患者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早期COPD患者左心功能即开始受损,且高龄患者更为敏感,急性加重后经积极治疗获得缓解仍不能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