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早期DN治疗前后24小时尿白蛋白的排泄量(UAE)及肾小球肌酐清除率(CCr).临床DN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及CCr,早期DN和临床DN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Ⅱg-Ⅱ)、C反应蛋白(C-RP),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早期DN治疗组UAE、CCr明显改变,临床DN灯盏细辛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有减少;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AⅡg-Ⅱ、C-RP、尿FDP有明显降低.结论灯盏细辛对2型糖尿病DN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用125^I-α1-微球蛋白放射免疫法检测68例非胰岛领带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中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IDDM患者微量蛋白组尿α1-MG显著升高,结论:尿α1-MG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5月在笔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接受降血糖、导尿、排尿训练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症状、膀胱残余尿及腓神经感觉转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72.5%,85.0% vs 35.0%),膀胱残余尿量少于A组(98.4±21.3ml, 87.2±17.6ml vs 137.1±19.6ml),腓神经感觉转导速度高于A组(47.83±6.37m/s, 51.36±4.28m/s vs 44.36±5.24m/s,P均<0.05)。治疗后,C组膀胱残余尿少于B组(87.2±17.6ml vs 98.4±21.3ml),腓神经转导速度高于B组(51.36±4.28m/s vs 47.83±6.37m/s,P均<0.05)。结论 艾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情,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组、依帕司他组、甲钴胺组、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经过3周的治疗,检测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和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熵权系数法分析显示治疗效果排序为α-硫辛酸组优于前列地尔组优于甲钴胺组优于依帕司他组优于对照组,因此最优的治疗组为α-硫辛酸注射液组。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2014年12月以前中外有关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646例,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组7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携带载脂蛋白Eε3/3基因型的人群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降低(OR=0.51,95%CI:0.37~0.71),ε3/4基因型发病风险增高(OR=2.20,95%CI:1.52~3.20);ε4等位基因发病风险增高(OR=2.07,95%CI:1.49~2.87)。结论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ε3/3基因型、ε3/4基因型、ε4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6.
陈金逸  符茂雄 《重庆医学》2016,(35):4989-4991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T2DM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hC肽(2 h CP)、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HBC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 hCP水平高于对照组,LDL水平和HOMA-I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午餐前1h、晚餐前1h、早餐后3h、午餐后3h和晚餐后3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对T2DM具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且患者的血糖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7.
韩隆元  符茂雄  黄亚莲  琚枫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13-5714,5716
目的 探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某院8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结合抗生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超声清创、负压吸引、超声清创与负压吸引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记录3组病例的创面面积缩小程度、病菌清除率、住院时间,判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清创与负压吸引联合治疗组的上述3个指数均优于其他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对糖尿病足的创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现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海南医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T2DM女性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53例)与非骨质疏松组(45例),搜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另选取50例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两组在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次数、受教育程度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5(OH)D3、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5岁[O^R=9.625(95%CI:1.378,67.246)]、绝经年限≥15年[O^R=10.125(95%CI:1.466,69.934)]、生育次数≥3次[O^R=7.200(95%CI:1.081,47.962)]、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肾脏疾病(DKD)患者在不同分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蛋白尿0.5 g/24 h的DKD患者为早期组,选取40例蛋白尿≥0.5 g/24 h的患者为中期组。两组患者给予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进行3个月治疗,研究糖尿病的调脂、降血压,测量患者的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总蛋白排泄率(UPER)等指标。对80例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和HbA1c的值均有所下降,且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在治疗前后的UPER值的变化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中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UPER值的变化程度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BUN、Ccr和Scr的净变化值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和中期组患者的1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97.50%和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KD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早期的DKD患者从中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联合锌治疗对1型糖尿病大鼠骨强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注射(60 mg/kg)建立了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1型糖尿病组(Con)、锌治疗组(Zn)、异补骨脂素组(Bgz)以及锌联合异补骨脂素组(Zn+Bgz),每组10只;其中异补骨脂素组和锌治疗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大鼠分别接受硫酸锌、异补骨脂素以及两者联合治疗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HE染色切片、骨生物力学检测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治疗12周后,与Zn组及Bgz组相比,Zn+Bgz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Zn+Bgz组大鼠BMD、TV/BV、Tb.N、Tb.Th和Tb.Sp较Zn组及Bgz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时,Zn+Bgz组最大负荷、刚度和最大功耗较Zn组及Bgz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Zn组及Bgz组比较,Zn+Bgz组的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Wnt 1、Wnt 5a、p-GSK-3β、GSK-3β、β-catenin水平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补骨脂素及锌均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介导对1型糖尿病大鼠骨骼的保护作用,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