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42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64篇 |
综合类 | 167篇 |
预防医学 | 9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54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DPSC,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茜素红染色鉴定hDPSC。用不同浓度的神经肽P物质[0(对照组)、0.1 nmol/L、10 nmol/L、1 μmol/L、10 μmol/L]干预hDPSC,在第24、48、72和96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在48 h时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成血管诱导条件下干预14 d后通过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管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管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成功分离、培养hDPSC。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表面标记物CD29、CD90、CD34和CD45表达率分别为99.90%、99.90%、0.40%和0.04%;茜素红结果显示,成骨诱导组形成较明显的矿化结节。CCK-8结果显示,对照组在48、72、96 h的相对增值率分别为(100.0 ± 0.4)%、(100.0 ± 0.7)%和(100.0 ± 1.9)%,实验组在48 h时开始促进细胞增殖,72、96 h各浓度实验组均显著促进hDPSC的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 h = 50.1,P48 h<0.001;F72 h = 323.5,P72 h<0.001;F96 h = 253.6,P96 h<0.001),最佳浓度10 μmol/L时,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19.0 ± 1.0)%、(148.4 ± 3.5)%和(140.8 ± 1.0)%;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穿膜数量(5.0 ± 1.4)相比,实验组均对hDPSC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F = 310.3,P<0.001),最佳效应浓度为10 nmol/L,穿膜数量为(87.6 ± 8.3);成血管诱导14 d后,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各浓度的P物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促进hDPSC小管形成情况(F小管分支点数 = 43.7,P小管分支点数<0.001;F相对小管长度 = 19.4,P相对小管长度 = 0.0001);RT-PCR结果显示,0、0.1 nmol/L、10 nmol/L、1 μmol/L、10 μmol/L实验组VEGFR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 ± 0.023)、(1.129 ± 0.076)、(1.474 ± 0.101)、(1.285 ± 0.055)和(1.213 ± 0.160);VEGF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 ± 0.026)、(1.211 ± 0.023)、(1.242 ± 0.070)、(1.679 ± 0.043)和(1.138 ± 0.156),P物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EGFR2 = 10.43,PVEGFR2 = 0.001 4;FVEGF = 29.87,PVEGF<0.001)。 结论P物质对hDPSC的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牛血清白蛋白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经肝组织光镜和电镜病理学观察和肝胶元蛋白含量测定,肝纤维化发生率为92.3%(12/13)。用血清学红细胞膜表面受体和酶免疫组化等免疫学检测,体内有BSA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异常增高,肝组织内有BSA或BSA-抗BSA复合物沉积。证明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尿三叶因子3(UTFF3)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α1微球蛋白(UA1M)、尿转铁蛋白(UTf)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糖肾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以4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者UTFF3水平,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UAlb、UA1M、UTf水平,并采用尿肌酐值(UCr)进行校正,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预测值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ROC曲线显示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UTFF3、UAlb、UA1M和UTf及联合预测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0.931、0.844、0.882、0.95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72、0.8387、0.6344、0.8495、0.8925和1.0000、0.9070、0.9070、0.7907、0.9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AUC分别为0.894、0.889、0.766、0.810、0.9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31、0.8103、0.7241、0.7586、0.8276和0.9535、0.8605、0.6977、0.7907、0.9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预测值AUC明显高于单个检测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TFF3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TFF3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联合UAlb、UA1M和UTf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5.
87.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在颌面部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在颌面部应用的体会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王海宁,马迎春,王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竺涵光,张陈平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采用血管吻合技术远距离组织移植即刻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在颌面部应用最多的则... 相似文献
88.
本文用实验动物研究安定或香草醛对棓酰苯胺(603)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致惊厥毒性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定(1mg/kg)和香草醛(200mg/kg)均可拮抗603对小鼠的惊厥作用,而口服香草醛(300mg/kg)可显著增加603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腹腔注射安定(1mg/kg)可显著减少603对大鼠乌头碱心律失常模型的治疗剂量,自23.29±1.25mg/kg(X±SE)减少到12.60±1.08mg/kg。合并用药对603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只安定组显示药物消除速率减小,半衰期延长(p<0.05),而在香草醛组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9.
瘦素(leptin,LEP)是一种脂肪细胞释放的循环激素,与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结合发挥其生理作用。参与调节能量代谢、生殖、血管生成和免疫过程等。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新血管的形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LEPR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的各个部位,并已发现其存在多种基因多态性。最近各国学者对LEPR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就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嵊州市自1964年首例报告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以来,发病逐年增多,发病率居全省首位。为探索该病的流行特征,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对嵊州市1966~1995年EHF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疫情资料:收集1966~1995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鼠情调查,用夹夜法对捕获鼠作种类带毒调查,取鼠肺低温保存送检,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3.人群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体,1:20及以上为阳性。4.血清分型:以同份血清两型HI抗体滴度相差≥2~4倍者判定型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