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1篇 |
免费 | 639篇 |
国内免费 | 3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篇 |
儿科学 | 56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359篇 |
口腔科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1085篇 |
内科学 | 665篇 |
皮肤病学 | 95篇 |
神经病学 | 178篇 |
特种医学 | 4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66篇 |
综合类 | 2371篇 |
预防医学 | 815篇 |
眼科学 | 104篇 |
药学 | 900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919篇 |
肿瘤学 | 2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8篇 |
2023年 | 273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385篇 |
2020年 | 334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269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245篇 |
2014年 | 485篇 |
2013年 | 434篇 |
2012年 | 410篇 |
2011年 | 448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424篇 |
2007年 | 397篇 |
2006年 | 352篇 |
2005年 | 283篇 |
2004年 | 307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206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6年 | 5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颈动脉内-中膜(IMT)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最厚处和最薄处IMT。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年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最厚处和最薄处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颈动脉IMT最厚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P〉0.05),IMT最薄处显著增厚(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斑块、延缓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探讨ADC值与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技术,扩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为0、500、1000s/mm^2,对62个正常乳腺(包括4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乳腺及10名健康志愿者20个乳腺)进行MR扫描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计算62个正常乳腺分别在不同b值时的ADC值。将62个正常乳腺分为3型,比较3型之间ADC值的差异及不同b值时ADC值的差异。结果 4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侧正常乳腺的DWI及ADC图与组织切片对比,不同类型乳腺组织学结构不同,其DWI及ADC图表现亦有差异。62个正常乳腺分为致密型10个,分叶斑点型42个及退化型10个。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随b值降低ADC值升高,而退化型乳腺随b值降低ADC值变化不明显。b=1000—0s/mm^2时,致密型、分叶斑点型、退化型乳腺ADC值分别为(1.70±0.37)、(1.93±0.46)、(1.18±0.65)×10^-3mm^2/s,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98,P=0.000)。不同b值时每2种类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7,P=0.147);致密型和退化型之间、分叶斑点型和退化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93、19.128,P值分别为0.029、0.000)。结论 3型正常乳腺ADC值受乳腺组织学结构的影响,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ADC值受b值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及MR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53例,其中脑内型40例,脑外型13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大多表现为爆米花样或桑椹状的混杂信号灶,周边围以低信号环;脑外型T1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导致其MRI表现的不同,其手术方案及预后亦有很大差异.利用MRI检查术前可做出准确诊断,从而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994.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新生儿,大多体重不足2500g,身长46cm以下,又称未成熟儿,死亡率高。提高早产儿的护理质量,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儿科于1987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早产患儿178例。1临床资料178例早产患儿,男106例,... 相似文献
995.
血清综合指标与肠梗阻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建立兔小肠梗阻模型,在梗阻的不同阶段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并结合大体形态、组织光镜及电镜观察,动态了解肠梗阻由单纯性发展到绞窄性以至肠坏死时血清学指标和组织病理的变化,旨在探讨血清学综合指标与肠梗阻不同时期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肠梗阻病变的不断加重,血清学指标CPK、CRP、IP2和ACP、LDH随之增高,各指标与肠粘膜病变程度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联合检测这些指标,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提示这些指标在决定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19侧)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结果:顺行造影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84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4侧,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1侧,静脉瘤或弥漫性血管湖6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4侧。逆行造影显示0级13侧,Ⅰ级58侧,Ⅱ级21侧,Ⅲ级19侧,Ⅳ级8侧。结论: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同时造影能更好地显示下肢浅、深静脉瓣膜功能,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相关的基因,并分析其在肿瘤相关通路中的活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转录组测序及相应临床数据;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人种、生存时间、吸烟年数、治疗效果、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浸润为临床表型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生存分析;利用GSCALite工具进行肿瘤相关的通路活性分析;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中的GSE13507和GSE3167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鉴定出与预后及治疗效果均显著相关的基因模块及模块关键基因GPHN、CPSF2、PRMT5、EIF2S1、KLC1、SLC39A9、SRP54及CNIH,上述8个基因在肿瘤相关通路中有一定活性。结论GPHN、CPSF2、PRMT5、EIF2S1、KLC1、SLC39A9、SRP54及CNIH基因在BLCA中与预后及治疗效果均显著相关,并且参与了肿瘤相关通路,可能成为BLCA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对食管癌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33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为对照组,接受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B组(18例)接受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情况、营养热量分布一致。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段测定血清中皮质醇、IL-6和IL-10、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蛋白浓度。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病人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B组显著高于A组。术后两组CD3^ 、DC4^ 、CD4^ /CD8^ 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10天B组CD4^ /CD8^ 比值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3天CD4^ /CD8^ 比值与血清皮质醇呈显著正相关,亦与术后第1天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然而,术后血清IgA、IgM、IgG水平无显著变化,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含大剂量亚油酸的脂肪乳剂能提高机体的应激反应及应激诱导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00.
汕头市疾病监测点1990-2000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模式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对监测点常住居民1990-2000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11年间监测点年均报告死亡率为212.33/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肿瘤(83.22/10万)、心血管疾病(52.75/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26.91/10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年均报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趋势,分别由1991年的91.33/10万和55.44/10万,上升至2000年的117 .50/10万和68.04/10万。三大类疾病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总数87.8%,感染性疾病和产科及围产期疾病占8.6%,意外伤害仅占3.7%。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监测点居民健康的疾病,对此应采取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