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22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9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胡世颉  章翔  金岩  轩昆  金明  王西玲  张蓉 《医学争鸣》2003,24(22):2044-2047
目的:构建MAGE-Ela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肿瘤疫苗中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反转录PCR得到的MAGE-Ela基因克隆入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用含卡那霉素LB培养基平板筛选转化菌,阳性重组子经SalⅠ和KpnⅠ双酶切分析、PCR鉴定.结果:MAGE-Ela基因成功地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获得MAGE-E1a/pEGEP-N3重组质粒.结论:MAGE-E1a基因克隆入pEGFP-N3质粒,成功构建MAGE-E1a/pEGFP-N3荧光真核表达载体,解决了MAGE-E1a基因转染的定位问题,为研究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获得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的 angiostatin K(1-3)[AK(1-3)]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应用该蛋白治疗裸鼠皮下人脑胶质瘤.方法构建和鉴定 pDH-AK(1-3)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内表达,诱导后用 SDS-PAGE分析、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行Western Blot鉴定,以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实验和鸡胚绒毛膜尿囊膜实验验证其生物学活性,应用AK (1-3) 蛋白治疗裸鼠皮下人脑胶质瘤.结果获得抑制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AK(1-3) 原核表达蛋白(Mr为35×103),其蛋白总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2 %,该纯化表达蛋白5 mg·kg-1·次-1和10 mg·kg-1·次-1组均可抑制裸鼠皮下人脑胶质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4.5%和64.6%.结论该实验为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人脑胶质瘤等实体瘤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Homer1蛋白分子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组各35只,每组据标本采集时间又划分为30min和1,6,12,24,72,168h等7个亚组,每组5只。正常组不干预,损伤组制造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不予以自由落体打击,其余处理同损伤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取大鼠主要脑区及核团进行Homer1蛋白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10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损伤组神经元Homer1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自伤后30min起持续至伤后72h,阳性染色出现于神经元胞膜、胞质及突起处,正常及假手术组于神经元各部均未见阳性染色;而Homer1b/c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组均可见阳性染色结果。结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Homer1a蛋白的表达于损伤前后有显著变化,而Homer1b/c于损伤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Homer1a蛋白分子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94.
背景: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了保留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的发生。脊髓胶质细胞激活释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的:探讨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在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中的不同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地点和对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40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v大鼠.干预:实验分两组:实验组:鞘内分别给予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肿瘤坏死因子抗血清(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i-serum,anti-TNF)和同时给予IL-1ra和anti-TNF。对照组:鞘内给予相应的溶媒。术前和术后分别检测大鼠后爪机械性刺激阈值。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检测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结果:①鞘内给予IL-1ra可以对大鼠单侧后爪内侧和外侧在术后1周内产生一个明显的对机械性痛敏的抑制,而anti-TNF没有这样的作用,②同时鞘内给予IL-1ra和anti-TNF可以产生更加明显的机械性痛敏抑制,抑制作用可以长达术后6周。结论:脊髓胶质细胞激活释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在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IL-1和TNF在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95.
积极开展脑血管疾病的诊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翔 《医学争鸣》2002,23(23):2113-2116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 culardisease ,CVD)分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等 5大类 ,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它的特点是“三高” ,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与死亡率高 .我国现有患病人数约 6 0 0多万 ,其中重残占 4 0 % ,据 1994年初步统计 ,我国城市居民的CVD病死率为 12 9人 10万人口 ,年均死亡人数超过 10 0万 .在一些大城市 ,CVD已被列为致死病因中的首位 .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 ,CVD就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公关课题 ,迄今为止 ,国际上已广…  相似文献   
996.
脑磁图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是一种通过测量脑磁场信号,对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及评价其状态的新技术,具有对人体无侵袭、无损伤等特点,目前已在人脑的功能研究和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闭合性脊髓损伤的外科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 2 10例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组 2 10例患者治疗前Frankel分级 :A级 113例 (5 3 8% ) ,B级 4 9例 (2 3 3% ) ,C级 37例 (17 6 % ) ,D级 11例(5 2 % )。治疗后经随访 3个月~10年 ,A级 4 2例 (2 0 0 % ) ,B级 15例 (7 1% ) ,C级 4 5例 (2 1 4 % ) ,D级 6 1例 (2 9 0 % ) ,E级 4 7例(2 2 4 % )。结论 对于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 ,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取决于其神经系统检查、脊髓的影像学检查或解除脊髓压迫、改善骨折的稳定性及早期活动或康复的需要。外科处理原则为早期治疗、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复位与固定、防治并发症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98.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我院52例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采用4种手术方式,其中囊肿切除术17例,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手术21例,囊肿-腹腔分流术8例,脑立体定向手术6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症状改善率86.5%,CT证实囊肿缩小者76.8%,不同术式比较,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手术效果良最好,其症状改善率达90.5%,囊肿缩小者占80.7%,结论: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首先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99.
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7例确诊并有随访的人脑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中14-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14-3-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14-3-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而在少数的胶质细胞中仅见其弱表达。绝大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可见14-3-3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Ⅱ级76.5%(13/17),Ⅲ级76.2%(16/21),Ⅳ级79.3%(23/29)。不同恶性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中,14-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14-3-3蛋白表达的强度和范围有随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5)。52例14-3-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15例14-3-3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14-3-3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上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14-3-3蛋白有望成为星形细胞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冯思哲  魏学忠  章翔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707-7709,i002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保留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动物模型,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探讨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与中枢敏化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SD大鼠8只,建立SNI模型:坐骨神经的分支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被结扎切断,保留腓肠神经不受损伤。实验分两组:处理组:术前1d及术后2d连续鞘内给予胶质细胞功能干扰剂propentofylline,对照组:鞘内给予相应的溶媒。在术后第3天取脊髓腰膨大处切片进行c-Fo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对c-Fos免疫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处理组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11.5&;#177;2.0)个/视野]明显少于对照组[(41.5&;#177;3.3)个/视野]。脊髓背角浅层的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多于脊髓后角深层。结论:SNI模型中机械性痛敏的发生主要位于同侧脊髓背角的浅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