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目的:分析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A8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次生代谢产物。方法:三氯甲烷萃取白木香内生真菌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代谢产物,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保留指数(RI)法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N.oryzae A8发酵液共检出5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0种化合物,检出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β-苯乙醇;N.oryzae A8人工诱导白木香生产的3批沉香药材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类、芳香族类、2-(2-苯乙基)色酮类等沉香特征性成分。结论:N.oryzae A8发酵液可高效诱导白木香结香,其次生代谢产物可能参与沉香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纤维堆囊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方法 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根据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对1977~2009年间已发表的纤维堆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 纤维堆囊菌 (Sorangium cellulosum)能产生大量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部分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结论 在我国开展纤维堆囊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Irpex laceratus A878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H-和13C-NMR、UV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和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广藿香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A878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和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撕裂耙齿菌内酯A(1)、撕裂耙齿菌内酯B(2)、细胞松弛素H(3)、细胞松弛素J(4)、18-甲氧基细胞松弛素J(5)、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H(6)、细胞松弛素J3(7)、拟茎点霉(口山)酮A(8)、狄瑟酚A(9)、桔青霉三酚A(10)、(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1)和1S,2R,4S-三羟基-对-薄荷烷(1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吡喃内酯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4、5和9对人神经癌SF-268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  相似文献   
14.
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HPLC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对菌株FS60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和铜绿假单胞菌(PA)为指示菌株,采用改良的MMT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发酵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酸甲酯(1)、对羟基苯乙酮(2)、5-羟甲基糠酸(3)、isochromophilone VIII(4)、麦角甾醇(5)、过氧化麦角甾醇(6)、啤酒甾醇(7)。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化合物4具有显著的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广藿香内生真菌Diaporthe longicolla A616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采用正相硅胶、C18反相、Sephadex LH-20凝胶、HPLC等色谱技术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1,3-diamino-1,3-dimethylurea(1),(7R,9R)-7-hydroxy-9-propyl-5-nonen-9-olide(2),ergosta-5,7,22-trien-3β-ol(3),(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4),(22E,24R)-3β,5α-dihydroxy-6β-ergosta-7,22-diene(5),citreoisocoumarin(6),glycerol monolinoleate(7),1-(2-hydroxyethoxy)ethyl(E)-octadec-9-enoate(8),cyclo-(L-Pro-L-Ala)(9),cyclo(L)-Pro-(L)-Val(10),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Diaporthe属真菌中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和5对肿瘤细胞株SF-268,MCF-7,NCIH460和Hep G-2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5.3,6.5,12.2,6.1μmol·L-1和8.2,5.2,6.1,9.4μmol·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汤姆青霉Penicillium thomii FS77发酵提取物对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抗菌活性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的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的抑制作用;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这2种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汤姆青霉FS77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均为14.35、10.67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 mg/mL;对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胶孢炭疽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12mg/mL。结论: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抗菌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来源于药用植物白木香、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内生真菌多节孢Nodulisporium sp.A4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PD)液体培养基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内生真菌A4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NMR,MS)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内生真菌A4的发酵液中分离获得7个化合物,分别为5-methyl-2-vinyltetrahydrofuran-3-ol(1),6-methyl-2-(5-methyl-5 -vinyltetrahydrofuran-2 -yl)hept-5-en-2-ol (2),6α-hydroxycyclonerolidol(3),rel-( 1S,4S,5R,7R,10R) -10-desmethyl-1 -methyl-11 -eudesmene(4),酪醇(5),8-甲氧基-1-萘酚(6),1,8-二甲氧基萘(7).从内生真菌A4的菌丝体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8),过氧化麦角甾醇(9),啤酒甾醇(10).药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作用浓度为100 mg·L-1时,化合物3和4对肿瘤细胞SF-268和NCI-H460的抑制率分别为89.1%,44.2%和82.3%,79.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3,7,10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4对肿瘤细胞SF-268和NCI-H460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针层孔菌(Phellinus sp.)P11水提物及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针层孔菌P11子实体经醇提、水提获得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经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获得萃取物。采用MTT法测定各样品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针层孔菌P11的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水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癌细胞SF-268、肺癌细胞NCI-H460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6.90%、86.25%、95.15%。乙醇提取物分步萃取获得的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好,对以上3种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达到65.3、110.9、56.7μg/mL。  相似文献   
19.
毛木耳多糖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毛木耳多糖具有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家兔颈动脉采血,体内试验用大白鼠,记录不同条件下的血小板聚集曲线,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与结论:体外试验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该作用受毛木耳另一提取物Ap-f和阿斯匹林抑制,体内试验促进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小板血栓的重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离白木香内生真菌镰刀菌Fusarium sp.A2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1)、木犀草素-7,4'-二甲醚(2)、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5-羟基-7,3 ',4'-三甲氧基黄酮(4)、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5)、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β-谷甾醇(7).结论 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6为沉香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