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8年间患病率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通过社区调查研究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较高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生活在32个社区的全部60岁以上老年人12000名,逐户、逐人调查,包括查询个人医疗档案和门诊病史。漏检率控制<7%,并与8年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97~1998年间,老年人总骨折患病率为15.92%,其中市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总患病率为20.1%(男15.58%,女23.45%),农村老年人总患病率为8.83%(男7.04%,女9.81%)。与1989~1990年同地区的调查结果比较,老年人总骨折患病率较8年前的15.57%仅增加了0.35%,其中市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总患病率增加了3.6%(男3.3%,女3.9%),农村地区增加了1.9%(男3.4%,女1%)。骨折患病率在≥75岁时与增龄关系密切。骨折部位在老年期前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以前臂远端为多见。老年期男性以髋部骨折略多,女性以前臂远端、髋部和前臂远端为主,在农村男性老人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骨折无专一好发部位,髋部骨折发病率1990~1997年间基本稳定在250/10万左右。结论上海地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在8年有明显增高,应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8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及骨强度指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降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人群的骨密度及骨强度指标,分析导致骨折的可能危险㈥素,寻找预防骨折发生的可靠指标,方法分别将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及65例未发生骨折患者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存其人院后应用双能X线吸光测定法(DXA)测定其骨密度,随后应用髋关节结构分析软件(HSA)计算所有患者的骨强度指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校正年龄后两组间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密度BMD值以及骨强度指标中的横截面转动惯量、截面模量Z值、屈曲比率、皮质骨厚度以及髋关节轴线长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髋关节辅线长度P=0.021,其余各项指标p值均=0.000),而股骨颈干角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继续加入相应部位骨密度BMD值校正后两组间所有的骨强度指标都失去了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龄的增加以及体质指数(BMI)、股骨颈截面模量Z值、股骨颔皮质骨厚度的减小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3、0.032、0.001、0.000)。结论骨强度指标联合骨密度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年龄的增加以及BMI、股骨颈截面模量Z值、股骨颈皮质骨厚度的减小会增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体重、体重指数对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率的影响。方法 对1042名门诊体检的健康绝经后妇女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DXA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部位骨密度(BMD),同时留取血液和尿液测定骨转换指标,如血清骨钙素(SM-BGP)、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LP)、血Ⅰ型前胶原C端肽(S-PICP),和骨吸收指标,如尿吡啶啉(U-PYD)、尿脱氧吡啶啉(U-DPD)、尿I型胶原羧基端肽(U-CTX)、尿Ⅰ型胶原氨基端肽(U-NTX)、尿钙(U-Ca)、尿肌酐(U-Cr)以及可以反映骨代谢的血完整甲状旁腺素(S-PTH)。结果 U-CTX/Cr(r=-0.233,P=0.000)、U-NTX/Cr(r=-0.110,P=0.016)和SM-BGP(r=-0.193,P=0.027)与BMI呈负相关。根据体重指数将受试对象分为三组:BMI≤24kg/m^2(正常组),24kg/m^2〈BMI〈27kg/m^2(超重组).27kg/m^2≤BMI(肥胖组).U—CTX/Cr在三组的水平分别为:287.73±98.47;239.37±85.26;204.14±79.9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NTX/Cr在三组的水平分别为:61.77±29.83;54.45±20.37;49.53±19.81,只在组1和组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BGP在三组的水平分别为:26.16±12.75;24.57±10.98;20.82±7.99,组3与组1、组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网归分析,BMI、腰椎BMD和年龄是影响绝经后妇女U—CTX/Cr、U—NTX/Cr、SM~BGP的主要因素。结论 BMI与骨转换率旱负相关,对于绝经后妇女,随着BMI的升高其骨形成(SM—BGP)或骨吸收(U—CTX、U—NTX)均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一周末两组间HAMD的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8周末两组间的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更快,不增加不良反应.舒眠胶囊对抑郁症有辅助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5.
程群  林庆 《光明中医》2003,18(5):21-22
慢性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乳腺病 ,属“乳癖”范畴 ,中药治疗本病有较明显优势 ,将近 4年来中医药研究本病的概况介绍如下 :1 中药内服治疗冲任失调和肝郁气滞为乳癖证的发病机理 ,治疗多从调补冲任和疏肝理气散结着手。吴瑕[1] 以健乳癖丸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15 5例 ,痊愈 96例 ,其方组成 :青皮 90克 ,瓜蒌 12 0克 ,全蝎 90克 ,蜈蚣 90克 ,穿山甲 90克 ,赤芍 90克 ,川贝母 90克 ,桃仁 90克 ;对照组服乳癖消片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1)。郭勤英[2 ] 以消核丹治疗乳腺增生病 30 6例 ,总有效率 97 0 6 %。…  相似文献   
86.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51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2~47岁,平均35岁;病程半年至11年.其中有急性盆腔炎病史40例,腹部手术史17例,人流术史30例. 对照组:43例亦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5~53岁,平均37岁;病程1年至10年.其中有急性盆腔炎病史38例,腹部手术史15例,人流术史25例.  相似文献   
87.
刘云鹏促排卵方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鹏先生行医70余载,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余在随师应诊中深有感触,现介绍老师在治疗无排卵不孕症中常用的两个方剂--益五合方和促排卵汤.  相似文献   
88.
回顾性分析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早期监护要点、护理内容及处理方法,通过制定及实施合理的早期监护方案,对生命体征、呼吸功能、意识障碍、消化系统等重点监护及处理,并随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合常规基础治疗使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有利于病情转归。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89.
除湿化瘀方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除湿化瘀方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除湿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1.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除湿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低温冲击疗法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成联合针刺组、冰敷针刺组与单纯针刺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冰敷针刺组冰敷后予以针刺治疗,联合针刺组予以低温冲击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单纯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的症状体征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冰敷针刺组(P <0.05)。联合针刺组的症状体征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针刺组(P <0.05)。联合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针刺组和冰敷针刺组(P <0.05)。结论 低温冲击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