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作者认为充血性心衰患者出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提示预后不佳;即使并无心律失常的症状,也应抗心律失常治疗,以期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13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抓住医学人文教育和实施医学教育国际化战略这两个重要环节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实现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达到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 ;合理整合社会卫生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在IL-1β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炎性因子IL-1β刺激大鼠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观察细胞中SSeCKS的表达及其细胞内的亚定位的改变.结果:IL-1β可上调大鼠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中SSeCKS的表达,诱导其丝氨酸磷酸化.在亚细胞水平,IL-1β还能引起SSeCKS向核周、细胞星状突起聚集,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能抑制IL-1β对细胞中SSeCKS亚细胞定位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论:在IL-1β的影响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SSeCKS的表达增加,磷酸化水平增强,细胞内定位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与PKC的功能相关,提示SSeCKS可能作为PKC的下游分子参与到炎性因子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在大鼠发育过程中及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IDD (nNOS-interacting DHHC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with dendritic mRNA)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咬除T8-10椎板后,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致伤量为10×10g·cm;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结合的方法,定量、定位研究发育过程中及脊髓损伤后早期大鼠脊髓组织中NIDD mRNA与nNOS mRNA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大鼠发育过程中,胚胎16d的大鼠脊髓中可见NIDD mRNA的高表达,在生后1d,与nNOS共表达于尚未分化成熟的前角,在白质也见NIDD的阳性信号。成年后呈低表达;nNOS mRNA于生后1~3d出现表达高峰;脊髓损伤后NIDD mRNA表达明显增多,在8h到达高峰,分布于脊髓前角、中间带、中央管周围及后角nNOS阳性的神经元,7d恢复至正常水平;nNOS mRNA在损伤后8h达到高峰,1d降低至正常水平。而且,在脊髓损伤后NIDD mRNA与nNOS mRNA二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胎鼠脊髓中,NIDD高表达于nNOS阳性细胞,提示其在脊髓组织的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nNOS相关。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IDD与nNOS表达增多,提示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NIDD可能通过调节nNOS的细胞亚定位及活性而发挥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CDK11P58和Cyclin D3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夹伤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夹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及脊髓腰膨大前角、伤侧腓肠肌中的CDK11P58蛋白的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而Cyclin D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2)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腓肠肌内都可观察到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而坐骨神经夹伤后,在上述部位可检测到CDK11P58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但Cyclin D3无明显变化;(3)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DK11P58和Cyclin D3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都有共存;而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这种共存强度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坐骨神经及脊髓腰膨大、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的表达,但对Cyclin D3无明显影响,表明CDK11P58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ERK在LPS诱导大鼠雪旺氏细胞TNF-α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雪旺氏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作用。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ERK激酶的活性;用ERK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细胞后,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TNF-α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RK的表达定位。结果 LPS可显著激活雪旺氏细胞中的ERK信号通路,其激活高峰在LPS刺激后30~45min,60min后ERK磷酸化水平开始逐渐下降;用PD98059预处理细胞后,可显著抑制细胞TNF-α以及TNF-α mRNA的产生;LPS刺激细胞后引起ERK磷酸化,PD98059可抑制该过程。结论 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LPS诱导TNF-α表达的前提。通过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来减少TNF-α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为抑制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炎症以及免疫反应发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研究SSeCKS在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纤黏连蛋白(FN)诱导内皮细胞,以Western blotting分析SSeCKS表达量的变化;用Ro31-8220、calphostin C(蛋白激酶C抑制剂)预处理内皮细胞,观察对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对SSeCKS、F-actin和vinculin在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 FN能够显著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SSeCKS的表达量也随之增加,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Ro31-8220、calphostin C处理细胞后,SSeCKS表达量明显减少,细胞黏附率和迁移细胞数也较处理前显著减少,SSeCKS由细胞质散在分布向核周聚集,且SSeCKS与F-actin、vinculin在细胞边缘共定位比处理前减少。结论: SSeCKS参与细胞外基质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过程,由其介导的PKC信号转导促进了这一过程,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正常及损伤的周围神经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相关分子(NIDD)的表达定位与变化.方法 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nNOS及其相关分子NIDD mRNA表达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杂交与间接免疫荧光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其表达定位情况.结果 nNOS及NIDD mRNA主要分布在正常和损伤坐骨神经的施万细胞(SCs)中,损伤后表达增多,分别在神经夹伤后2周以及切断后1周的近、远侧断端中出现表达高峰.原代培养的SCs中也检测到nNOS及NIDD,其mRNA分布在核周细胞质区域.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对nNOS相关分子NIDD的表达有影响,SCs表达NIDD可能参与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P27kip110位丝氨酸(Ser10)和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形式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NHL及15例良性增生淋巴结中Ser10、Thr187磷酸化P27kip1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磷酸化位点的P27kip1蛋白在良性增生淋巴结(不包括生发中心)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NHL,随着肿瘤侵袭性的增加,两种磷酸化位点的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与增殖指标Ki-67呈正相关。Thr187磷酸化P27kip1蛋白的阳性率与P27kip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Ser10磷酸化P27kip1蛋白的阳性率与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表现为负相关。结论磷酸化的P27kip1与NHL的恶性程度有关,联合检测磷酸化P27kip1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为NHL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去甲肾上腺素对B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NA,10^-10-10^-6mol/L)对大鼠B细胞功能的影响。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及钙离子通道在NA影响B细胞功能中的作用,从细胞水平了解NA对B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抗体生成的检测方法,即用绵羊红细胞(SRBC)刺激大鼠肠系膜淋巴结B细胞转化成抗体形成细胞(AFC),然后检测其抗体生成量。结果:(1)10^-10,10^-9,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