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程红勤  安波尔  孟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30-1731
目的减少门诊退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6年发生676例退药情况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384例次(56.8%),患者住院64例次(9.46%),药品数量开多/重复开药53例次(7.84%),看说明书后怕禁忌证、副作用51例次(7.54%),药品自费或部分负担48例次(7.1%),怀疑医生药品开错27例次(4%),患者死亡22例次(3.25%),取药后不做检查16例次(2.37%),外院不给输液11例次(1.63%)。结论有些退药(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而相当一部分退药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22.
加强病房药房裸片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规范病房药房裸片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方法将病房药房容易受储存环境影响的12种裸露片进行4种不同储存容器内的稳定性试验,药片从原装药盒剥开后,立即分别储存于具有干燥、密闭和避光功能的容器如德巴金(丙戊酸缓释片)药瓶内(试验A组)、具有密闭和避光功能的容器如整肠生药瓶内(试验B组)和开放容器如塑料临时摆药杯(试验C组);其他用量大的裸片放置于避光密封的LOCK盒中(试验D组)。标准组为对应品种储存于原包装内的药片。每天记录药房的温度和湿度,观察裸片药品的外观形状变化。试验时间为1个月。结果试验温度2425℃,相对湿度60%±5%;外观形状开始改变时间:C组裸片<4d,其中替米沙坦片(美卡素)和半片的丙戊酸钠糖衣片2 h内就吸湿变黏变硬,B组裸片<14 d,A组和D组中裸片试验期间外观形状均没有变化。结论裸片储存于具有遮光、密闭和干燥功能的容器中可以保证药品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病房备药频率、节省备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减少医院药品浪费。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009年12月8日,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拟用两年时间,在全国50家较大规模医院试点建立112种疾病(病种)的临床治疗规范。我院作为试点医院之一,积极组织,并于2010年3月1日实施2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以此为契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利用快速卫生经济技术评估的工具对达托霉素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评估,为医院药物遴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2名评价者独立通过数据提取表的方法提取数据结果。根据纳入研究的类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4篇为系统评价,4篇为药物经济学研究。达托霉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显示,其与万古霉素无显著差异;经济学研究显示,达托霉素可以作为万古霉素的替代药物。结论通过对达托霉素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评估发现,快速卫生经济技术评估工具可作为一种简洁、快捷、易行的方法,为医院的药物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系统评价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真菌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纳入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真菌尿路感染作用的横断面或对照研究。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研究,853例患者,荟萃(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后24 h和 > 5 d,真菌清除率分别为0.81[0.75,0.87]和0.71[0.63, 0.79],具有统计学意义。冲洗后24 h真菌清除率结果:持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83[0.75,0.91],间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78[0.68,0.88]。冲洗后 > 5 d真菌清除率结果:持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74[0.65,0.84],而间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60[0.44,0.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与氟康唑相比,在冲洗后24 h真菌清除率和冲洗后 > 5 d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27[1.07,1.50]和0.92[0.78,1.10]。安全性方面有血尿的报道。结论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具有真菌清除作用,持续冲洗方式优于间断冲洗。具有与全身使用氟康唑相同的真菌清除效果,可以作为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受纳入文献的数质量的限制,仍然需要大规模、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去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相似文献   
26.
医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使药品管理符合财务要求,提高药品账物相符率。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病房药房药品进行数量化管理,评价药品账物相符率、盘点效率、盘点误差率等指标,对比数量化管理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数量化管理后药品的账物核算得到简化,盘点效率提高了1倍,盘点花费时间由原来3-4 h缩短为1.5-2 h,药品账物相符率从72%提高到96%,盘点误差率从0.05%下降到0.04%。结论实施药品数量化管理,使药品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转变,为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规范药品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7.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出现神经毒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吡肟所致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合理使用头孢吡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至4月应用头孢吡肟治疗后出现神经症状的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单独静脉滴注头孢吡肟2~8 g/d.记录患者神经症状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和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用药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年龄54~92岁,平均(74±13)岁,在静脉滴注头孢吡肟1~3 d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躁动、胡言乱语、瞻妄、神志不清、嗜睡,1例出现肢体不自主颤动.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均于3 d内缓解.6例患者用药前后比较,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血气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吡肟可出现神经毒性反应,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经济用药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脏科2003~2008年住院的236例房颤患者病例,用最小成本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使用华法林组和未使用华法林组直接医疗成本分别为2 264.79元和1 515.29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伴卒中低中危风险的患者使用华法林组直接医疗成本为2 671.52元,未使用华法林组为1 398.66元。伴卒中高危风险的患者使用华法林组直接医疗成本为2 182.09元,未使用华法林组为1 625.35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中、低危风险的房颤患者使用非华法林药物预防卒中是经济的,且符合相关指南;高危风险者使用非华法林药物虽然经济,但不符合相关指南。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归属病房药房后,带领病房药房药师开展药学实践工作的模式。方法 总结临床药师归属病房药房前后的各项工作。结果 在临床药师参与病房药房工作后,口服药干预率提高,出院带药及注射剂的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临床药师归属病房药房有利于建立药学服务工作模式,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这种模式对药学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促进住院患者合理使用缓控释制剂。方法药师审核医嘱,干预不合理使用缓控释制剂医嘱。分别抽取干预前2009年,干预后2010年和2011年的11月中4 d医嘱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缓控释制剂的医嘱正确率逐年升高,从49.5%到91.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药师积极干预口服药缓控释制剂的使用,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