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软性角膜镜保存液中微生物污染情况,对96名SCL配戴者使用的保存液进行检测。结果,96例保存液中82瓶有细菌生长,21瓶同时有真菌生长;分离出的202株细菌中168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有16瓶检出阿米巴,其中4瓶鉴定为棘阿米巴;阿米巴阳性保存液中微生物污染率和平均菌株检出数均高于阿米巴阴性保存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改良泪囊挤压按摩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104只眼)患有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分别用传统的泪囊挤压法和改良泪囊挤压按摩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结果 2月内改良组治愈48只眼(92.3%),传统组治愈39只眼(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泪囊挤压按摩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病盲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开展最为普及的组织器官移植手术,本文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74例角膜移植术患者的病因,发现感染性角膜炎发病率高.因此将角膜移植应用于抢救和保留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视力和眼球,占我院角膜移植首位.  相似文献   
15.
16.
胡楠  徐凯  吴玉宇  程争平 《眼科研究》2009,27(10):911-914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眼部镰刀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药敏试验(FCST)和标准药敏试验(肉汤稀释法M38-A)法检测24株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AMB)和氟康唑(FCZ)的敏感性,比较2种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CST法检测AMB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8μg/mL,FCZ的MIC除1株为32μg/mL外,其余均≥64μg/mL。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在1个稀释度范围内为83.3%(AMB)和87.5%(FCZ),在2个稀释度范围内为91.6%(AMB)及100%(FC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8,0.257)。结论FCST法是一种快速、敏感、准确的药敏试验方法,可用于检测镰刀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眼外伤致眼球破裂穿孔常预后不良,其原因是受伤时眼内压升高,眼内容脱出,眼球多处复合伤。但关于眼球破裂后有关再手术时间探讨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2003年3月~2004年7月收治的严重眼球破裂伤修补术后行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挤压按摩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199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34例(36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者行泪囊挤压按摩,并行泪囊区和迎香穴按摩,按摩后并滴抗菌药物眼药水、眼药膏。结果34例(36眼)患者中33例35眼获得治愈,无效1例改行骨性泪道探通术治愈。结论改良泪囊挤压按摩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方法简单易行,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20.
角膜清创、羊膜移植、氟康唑三联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感染性眼病。常见的致病菌株为曲霉菌、镰刀菌、念珠菌。农村多见,植物性损伤常为其诱因。目前尚无强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一旦发生真菌在角膜组织繁殖,蛋白溶解酶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极难控制,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视力丧失甚至毁掉眼球。2002年1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病灶清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