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未分化癌(ATC)和髓样癌(MTC),以PTC所占比例最大。过去几十年里整个西方世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增加。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10/100万升到约30/100万至40/100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大鼠同种肝移植排斥反应中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 (rhIL 10 )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影响。方法 供体为ACI(RTIα)大鼠 ,受体为LEW (RTI1 )大鼠。实验组大鼠在移植前后腹腔注射 10 μg kg·drhIL 10。对照组腹腔内注射 0 .85 %等量生理盐水 ,注射时间同实验组。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脏组织中TNF α及IL 2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 (13.0± 1.0 )d ,与对照组 (9.4± 0 .7)d相比 ,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移植后各时间点实验组比对照组肝组织破坏程度减轻 ,TNF α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 ,IL 2阳性率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rhIL 10能够降低大鼠移植肝组织中IL 2和TNF α的表达 ,减轻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表明rhIL 10对肝移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癌与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臣磊  秦华东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73-1075,1079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如今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甲状腺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已经成为甲状腺疾病术前检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影像学显示的钙化病灶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以微小钙化的特异性高,达96.74%,特别是在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回顾性研究中,诊断率最高可达100%。微小钙化对诊断微小乳头状癌有重要临床意义。在那些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年龄<45岁的患者中,尤其当是伴微小钙化时,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恶变的可能性超过50%。另外,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钙化与癌变紧密相关,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发结节伴钙化者。近年来,颈部淋巴结的是否肿大、是否有钙化、针吸细胞学与超声的联合应用、一些甲状腺的特殊基因的检测和钙化与非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抗氧化剂在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肝部分切除、缺血性休克等往往引起临床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这些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并伴有内源性抗氧化剂的缺失。机体内复杂的抗氧化系统包括细胞内的酶类或非酶类的自由基清除剂以及饮食中的物质等。采用抗氧化剂治疗可以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当某些外科策略如缺血预处理不能实施时,药物治疗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衍生物、含巯基化合物、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出现及基因治疗等,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对大鼠肝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脏I/R动物模型。在肝脏I/R开始时和1 h后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0,2,4 h测定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物(LPO)浓度和肝脏酶学指标及TNF-α和E-selectin的mRNA,并行两组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再灌注2,4 h实验组大鼠肝脏LPO反应程度和肝脏酶指标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 h肝TNF-αmRNA和E-selectin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 h实验组大鼠肝脏切片的E-selectin免疫反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肝I/R损伤;并显著减少炎性细胞和黏附分子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切除肝脏巨大肿瘤可行性和手术耐受性.方法 分析23例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讨论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结果 肝脏巨大肿瘤在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术中出血少,病人耐受性好,提高了肝脏手术的切除率.结论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可提高肝脏巨大肿瘤的切除率和减少了对残肝的损伤,该术式又为肝脏手术提供了一个合理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膈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概述 膈疝是内疝的一种,系腹腔内容物向胸腔内突出所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前者多见儿童,后者多系外伤引起,在成人中无外伤史的膈疝非常少见。先天性膈疝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分为食管裂孔疝、胸骨旁裂孔疝、胸腹膜裂孔疝。综合国内外文献,先天性膈疝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4.8/万,其发病与基因、综合病征和染色体异常有关;后天获得性的发病率约占胸腹部创伤的2.3%-4.5%。本病好发于左侧,因右侧膈肌强度高,有肝脏保护;左侧膈肌较薄弱,膈肌破裂所需外力较右侧低。正常状态下,胸腹腔压力差为0.686-1.960kPa,最大限度吸气时,其压力差可达9.8kPa。实验证明,当胸腹腔压力差上升到13.3kPa以上时,膈肌即可能破裂,腹腔脏器即可通过裂口,疝入胸腔形成膈疝。膈肌直接被锐器刺伤形成裂口即开放性膈疝。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居第三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原发性胆囊癌5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49例,以腺癌最多,占81.6%(40例)。手术时78.4%的病人(40例)已有局部侵犯或转移。行各类切除手术27例(52.9%);行胆道引流或活检术24例。手术死亡2例(3.9%)。随访34例,生存时间最短3月,最长2年。本文就诊断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43例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外科收治的1990-2005年43例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多见于老年病人,具有病因复杂,发病急骤,病情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此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本组43例病人中,34例行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4例行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T形管引流术。术后1例死亡,死因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B超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诊断、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