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3篇 |
内科学 | 33篇 |
皮肤病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224篇 |
预防医学 | 73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4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兰展仇洪冯磊黄章峰禤义张传东盘丽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2,27(2):107-109
目的 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微小核糖核酸-4516(miR-451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2019年 5月手术切除的 GBM组织 89例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 35例为对照组,采用 qRT-PCR检测 miR-4516的表达水平,根据 miR-4516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GBM病人术后随访 2年,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GBM组织 miR-4516表达水平([ 5.32±1.75)]明显高于对照组([ 1.13±0.45);P<0.01]。术后 2年随访,42例(47.19%)生存,47例 47(52.81%)死亡。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miR-4516高表达是 GBM生存预后病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 miR-4516高表达组 2年累积生存率(27.45%)明显低于低表达组(73.68%;P<0.001)。结论 GBM组织 miR-4516表达增高,其高表达是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明确CD4、CCR5、CXCR4和DC-SIGN分子在HIV-1不同感染状态晚孕胎盘和早孕绒毛的存在及表达情况,为探索HIV-1宫内传播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1例HIV-1感染孕妇胎盘、13例正常孕妇胎盘和10例早孕流产绒毛,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3组孕妇胎盘或绒毛组织中HIV-1相关受体CD4、CCR5、CXCR4和DC-SIGN分子的存在情况及其表达强度。结果 CD4在早孕绒毛和晚孕胎盘中的表达存在个体差异,早孕组、对照组和病例组CD4阳性率分别为70.00%、61.54%、72.73%,3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CCR5、CXCR4和DC-SIGN分子在胎盘均有表达,均定位于滋养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和/或Hofbauer细胞,且在早孕绒毛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晚孕胎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9,P1<0.001;t2=-4.80,P2<0.001;t3=-4.57,P3=0.001)。结论胎盘组织中存在多种HIV-1受体相关分子,具备感染的分子基础。胎盘滋养细胞上是否存在CD4分子具有个体差异;CCR5、CXCR4和DC-SIG...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汤对氯化锂-匹罗卡品所致的慢性颞叶癫痫模型大鼠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亚单位NR2B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I,CaMKII)表达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50只制备成功的Wistar慢性颞叶癫痫大鼠(B)随机分为5组(B1-5),艾芬地尔组(B2)予艾芬地尔(ifenprodil)10 mg?kg-1 腹腔注射,柴胡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B3-5)分别予柴胡疏肝汤2.5,5,10 g?kg-1 灌胃,空白对照组(A)和生理盐水组(B1)均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连续干预8周,同时进行行为学视频监测,8周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颞叶皮层NR2B和CaMKII的表达情况。结果:艾芬地尔组和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大鼠的发作次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在大鼠海马、颞叶皮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R2B和CaMKII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芬地尔组及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NR2B和CaMKII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艾芬地尔组与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高剂量可减少慢性颞叶癫痫大鼠痫性发作次数,且具有抑制NR2B及CaMKII的作用,这可能是柴胡疏肝汤发挥其抗癫痫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观察玉盆滴注液系列方配合正压式多用灌注器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患者例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普通灌肠组采用玉盆滴注液系列方配合吊桶式中药直肠灌肠治疗;正压灌肠组采用玉盆滴注液系列方配合正压式多用灌注器灌肠治疗,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正压灌肠组为92.0%,普通灌肠组为81.0%,西药组为68.0%。正压灌肠组、普通灌肠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正压灌肠组与普通灌肠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正压灌肠组、普通灌肠组、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8.0%、9.0%、17.0%,西药组复发率高于前2组(P0.05);普通灌肠组与正压灌肠组复发率相当(P0.05)。结论:正压式多用灌注器中药直肠灌注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眭建忠;黄淑瑜;禤洁甜;欧水英 《上海医学》2024,(1):43-46
目的 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的产前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经超声检查发现NT值≥2.5 mm的143例胎儿及其孕母资料。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于孕11~13+6周测量NT值,并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抽取绒毛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于微阵列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分析。收集、分析孕妇的年龄、胎儿的NT值,以及超声检查结果。计算染色体核型分析和aCGH分析检测出的染色体异常的胎儿例数,并比较各NT值区间G显带分析和aCGH分析检测出的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占比。结果 143例孕妇中预产期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20例(14.0%)。143例胎儿的NT值为(3.78±1.49) mm(范围为2.50~8.00 mm),其中129例为单纯NT增厚,经超声检查发现5例合并鼻骨缺失,4例合并脉络丛囊肿,1例合并淋巴水囊瘤,1例合并全身水肿,1例合并多发畸形,1例合并脊柱侧弯,1例合并严重腹裂。染色体核型分析的G显带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胎儿20例(14.0%),其中非整倍体12例(8.4%),包括21-三体综合征11例和18-三体综合征1例;致病性染色体异常8例(5.6%),包括嵌合体3例、染色体不平衡易位2例、染色体平衡易位2例、染色体倒位1例。aCGH分析检出19例(13.3%)染色体异常胎儿,其中非整倍体12例(8.4%),包括21-三体综合征11例和18-三体综合征1例;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7例(4.9%)。与2.5~<3.0的NT值区间相比,其他NT值区间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占比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NT值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可能增高。 相似文献
88.
89.
报告者讨论了妊娠妇女的心脏生理与临床问题。妊娠妇女的血液循环妊娠妇女的血容量血容量包括血浆和红细胞两个部分,随着妊娠进程,血浆容量比正常增加40%,红细胞容积增加30%。在妊娠第30周时,红细胞容积用血红蛋白来表示的话,从正常12~13g/dl降到8~9g/dl。妊娠后期,红细胞的容积又慢慢增加,而血浆容积增加较 相似文献
90.
一些含有毒腺的昆虫虽小,如果被它们的口器刺吮或毒牙刺所螫或毒毛所刺之后,则会使人发生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现就几种常见的毒虫所致的皮肤病的中医治疗,简单介绍如下。一、蜂螫伤蜂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狮蜂等。蜂毒主要含有蚁酸、组织胺和神经毒等。有些蜂毒和蛇毒相似,可致溶血、出血和中枢损害。各种蜂的毒力各有强弱,一般蜜蜂毒力较弱(但群蜂伤亦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