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多种鼠疫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进行比对验证,筛选出一种可以有效抑制部分常见致病菌以提高分离鼠疫菌效率的选择培养基。方法将5种实验菌株分别接种在改良胆碲铜紫选择溶血培养基、5%大蒜汁选择培养基、0.1%水合氯醛选择培养基、青霉素选择培养基和庆大霉素选择培养基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 5种实验菌株在5%大蒜汁选择培养基、青霉素选择培养基和庆大霉素选择培养基生长良好,改良胆碲铜紫选择溶血培养基上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长良好,其中鼠疫耶尔森菌菌落形态典型,其它试验菌株未生长,变形杆菌在0.1%水合氯醛选择培养基上受抑制未生长。结论改良胆碲铜紫选择溶血培养基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培养基,0.1%水合氯醛选择培养基可作为抑制变形杆菌的选择培养基。  相似文献   
52.
四川省德格县2株疑似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德格县自毙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分离出的2株疑似鼠疫菌株进行生化特征、毒力鉴定,确定四川省是否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 菌株鉴定采用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生化及糖醇类酵解试验、毒力因子、毒力、营养需求、质粒、基因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进行.结果 光镜下,2株被检菌株均为革兰染色阴性,呈球杆状,两极浓染、两端钝圆;在赫氏普通琼脂上24-48 h,被检菌株形态呈中心发暗,有黄褐色粗糙颗粒,边缘不整呈锯齿状、薄而透明的花边;在赫氏血琼脂上,菌落隆起,色泽深,花边消失或残留锯齿状痕迹.2株被检菌株均能酵解阿胶糖、麦芽糖、甘油,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阳性;毒力因子均为F1+、VW+、Pgm+,Pst I+;携带鼠疫菌常见的质粒,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106、45.0×106、65.0×106,具有鼠疫菌的毒力相关质粒基因Pla、calfl、LcrG;对小鼠的毒力试验,绝对致死量(LD100)均为50个菌;营养需求上,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依赖;基因型是Genomovar 5;与假结核菌(PTB)在鉴别培养基尿素、奥腾、枸橼酸盐上有明显区别,含鼠疫菌特有的Pst I和F1抗原,22℃下能被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含有鼠疫菌特有的3a片段.结论 四川省德格县喜马拉雅早獭体内分离的2株疑似菌株均为鼠疫耶尔森菌,具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菌株的特性,四川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3.
史书文等(1983)研究证明,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大多数生态型鼠疫菌可产生PstI但对PstI不敏感,仅在锡林格勒高原疫源地分离出的鼠疫菌能产生PstI且对PstI敏感,这也是锡林格勒高原布氏田鼠型菌株的一项重要特征。四川省石渠县及青海省称多县于1997年和2001年相继被发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李敏等对该疫源地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杆菌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为青海  相似文献   
54.
鼠疫杆菌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鼠疫杆菌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寻找比链霉素敏感性更高且毒性小的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按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5年版)法规.结果鼠疫杆菌在4类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的敏感性最好,喹诺酮类次之,氨基糖甙类尚可,大环内脂类则较差;鼠疫杆菌对30种抗菌药物有27种高度敏感,其敏感顺序为头孢唑肟>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三嗪>头孢西丁>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萘啶酸>头孢肤肟>壮观霉素>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链霉素>亚胺硫霉素>吡哌酸>阿齐霉素;对红霉素中介;对螺旋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鼠疫杆菌强毒株与弱毒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经t检验(t=0.74,P>0.05)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体外药敏试验表明鼠疫杆菌对头孢唑肟最敏感;喹诺酮类以氟哌酸优于其它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方法 对2001-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所有被试菌株其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大质粒65×106菌株主要分布于格尔木唐古拉乡地区,而质粒52×106菌株主要分布于天峻、德令哈地区;除乌兰县铜普乡大南湾地区的2株菌携带65 × 106大质粒外,该县其他地区分离的菌株均携带52×106质粒.格尔木市唐古拉乡地区的菌株基因型均为5型、德令哈市宗务隆地区及乌兰县赛什克乡、柯柯镇、铜普乡的菌株为8型,但有2株乌兰县铜普乡大南湾五沟自旱獭和患者体内分离的菌株为15型.结论 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株均属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毒力强.  相似文献   
56.
目的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鼠疫疫苗免疫的猕猴脾组织中B细胞和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然而,是否这些细胞是由鼠疫疫苗引起的增殖性B细胞和T细胞还不得而知。方法为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检测了猕猴脾组织中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应用Ki67抗体以及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双标法,对脾组织T细胞和B细胞增殖进行检测。脾组织分别来自于亚单位疫苗SV1(20μg F1+10μg rV270)免疫的猕猴以及分别通过SV2(200μg F1+100μg rV270)、减毒活疫苗EV和铝佐剂免疫并分别攻毒的猕猴。结果与正常动物相比,受试动物脾组织生发中心有较多的B细胞增殖,边缘区有较多的静止B细胞,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区有较多的静止T细胞,提示原始T细胞可能在免疫早期发生增殖。经SV1、SV2或EV76免疫并攻毒的动物脾组织生发中心较仅用SV1免疫动物的生发中心扩大。此外,铝佐剂免疫并攻毒的猕猴脾组织生发中心不完整,这可能归因于强毒株鼠疫菌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B细胞增殖、静止B细胞增加、静止T细胞增多及生发中心扩大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保持免疫记忆反应的标志。结论这些结果与我们先前的发现的SV1、SV2或者EV76免疫动物激发较高的抗体和IL-4分泌相一致。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我国l7个生态型鼠疫菌的外膜蛋白谱型,为鼠疫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终浓度为10g/L的氯霉素28℃下杀死鼠疫菌后,采用Trion—200改进法进行外膜蛋白的提取。以4%积层胶、12%分离胶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根据低分子量标准蛋白和被试菌株的泳距作相关分析,得出各条蛋白带的相对分子量。结果 SDS—PAGE上各生态型鼠疫菌28℃培养物表达的外膜蛋白带在相对分子量大于40kD小于30kD的区域谱型基本一致,而在30-40kD之间稍有差异,岗底斯山型的部分菌株较141株多一条31.6kD带,锡林郭勒型菌株缺失32kD条带。结论 鼠疫菌的外膜蛋白,作为鼠疫菌种下的分类仅对田鼠型菌株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内鼠疫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湟中总寨,811602)王丽,祁芝珍,李敏,师献卿,戴瑞霞,席亚芳青藏高原山地喜马拉雅旱獭(以下简称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首次证实于1954年,在其后的40年间,广大鼠防工...  相似文献   
59.
关于实验性鼠疫的治疗国内外学者曾有些报道,但大多数为体外药敏试验。1991年K AлaнцскцйBB等曾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呱酸、环丙氟呱酸等治疗小鼠鼠疫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当用药剂量减至小鼠平均剂量的1/4时仍有高效〔1〕。焦巴太等〔2〕比较了3种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头  相似文献   
60.
鼠疫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其中实验室诊断是最重要的依据.对一切可疑病例均需做细菌学检查.血清学应以双份血清升高4倍以上作为诊断依据.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已不再是辅助性的诊断方法,而是越来越成为鼠疫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间接血凝诊断制剂、鼠疫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