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自1990年3月~1992年3月,用胎儿肝细胞悬液(Fetal Liver Cell Suspension,FLC)辅助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17例,并同15例常规治疗作对照。结果:FLC组病人,一月后17例均见腹胀,纳差消失,食欲增加,16例乏力感消失。9例腹水者7例消失,2例减轻。4例脾大者3例缩小。5例凝血机能障碍者3例恢复正常。17例血清白蛋白球白异常,12例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一月后上述变化不明显。13例腹胀6例减轻,14例纳差,7例减轻,15例乏力,5例消失。6例腹水者2例消失,1例增加。5例脾大者无1例明显缩小,凝血机能障碍者10例中2例恢复正常。血清白蛋白15例异常,5例改善。结果提示:FLC辅助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供体来源方便,操作较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3.
细胞刺激因子和胸腺素治疗小儿乙肝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岩超  李林 《临床医学》1991,11(6):241-243
自1989年4月以来,我们应用肝细胞刺激因子(Hepatic cell Stimulator factor,HCSF)和人胎胸腺素(Thymosin,THN)治疗小儿急慢性肝炎50例,同时用聚肌胞治疗50例急慢性肝炎作为对照。现将近期疗效观察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HCSF 和 THN 的制备1、HCSF 的制备:取正常引产胎儿(4~6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针刺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脑神经元调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选用85只7 d龄清洁级SD大鼠,将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恢复2 h,置于透明密闭容器中,并入37℃恒温水中以1 L/min的速度通入低氧气体,2.5 h后将动物取出,存活者继续作行为测定,获成功模型72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HIBD+针刺Ⅰ组,B组为HIBD+针刺Ⅱ组,C组为HIBD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D组,每组24只。(2)选用幼鼠百会、患侧颞Ⅰ针、内关、曲池、足三里、涌泉,A组于造模后24 h开始针刺,前7 d仅针四肢部穴位,第8天开始加针头部穴位;B组造模后第8 d开始针刺,头、体针同步。针刺均为1次/d,A组连续针刺20 d,B组连续针刺13 d,假手术组干预措施与A组相同,至HIBD后第21天处死取材。采用TUNEL法测定针刺对HIBD大鼠额叶与海马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用图像分析仪在光镜下计算神经细胞凋亡数目。结果 4组左侧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左侧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相似文献   
55.
埃兹(Ezrin)为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是连接细胞膜和细胞骨架之间的ERM(Ezrin—Radixin—Moesin,埃兹-根蛋白-膜突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表达后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内侧。研究发现其在细胞的运动、黏附、信号传导、细胞坏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尤其在侵袭、转移等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观察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10份,定向诱导成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取30只裸鼠分为3个组,预防组:先尾静脉注射CIK细胞,后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治疗组:裸鼠于第1天接种A549细胞,第2天,根据注射方案不同,分为局部注射CIK细胞(局部注射组)、尾静脉注射CIK细胞(尾静脉注射组)、局部及尾静脉均注射CIK细胞(联合治疗组)3组,均连续治疗5 d.对照组: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 d.4周后裸鼠,测量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并做病理检查.结果 健康人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显著高于肿瘤患者CIK细胞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人CIK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患者CIK细胞(P<0.05),健康人CIK细胞对K562、LOVO的杀伤活性强于患者CIK细胞(P<0.05).对照组各裸鼠背部皮下移植瘤出现较早,并且以相近速率快速生长,体积较大;CIK细胞预防组及治疗组中局部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的移植瘤出现较晚,生长较慢,体积较小,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 体外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体外扩增快,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肿瘤患者CIK细胞.动物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移植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7.
电针对脑性瘫痪幼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脑瘫幼鼠海马、皮层、基底神经核、脑干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观察针刺对其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幼鼠脑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缺血缺氧的方法制备幼鼠脑瘫的模型,给予针刺治疗后断头取脑,分离所需脑区,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瘫幼鼠基底神经核区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及脑干区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针刺治疗后脑瘫幼鼠基底神经核区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及脑干区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提示升高相关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可能是针刺治疗幼鼠脑瘫痪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肿瘤的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制备高效的肿瘤疫苗已成为免疫治疗的热点。最有效的疫苗必须既能激活CD4^+T细胞又能激活CD8^+T细胞,所以联合采用MHC-Ⅰ类和MHC-Ⅱ类肿瘤抗原制备肿瘤疫苗更有意义。本文主要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免疫学基础、肿瘤疫苗以及基于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针刺对幼鼠HIBD脑组织发育及NGF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针刺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重量及NGF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85只7日龄清洁级SD大鼠,将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恢复2h,置于透明密闭容器中,并入37℃恒温水中以1L/min的速度通入低氧气体,2.5h后将动物取出,将存活者继续保温1h时后作行为测定,翻身不能、平衡异常或左旋者视为成功的模型。共72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HIBD 针刺Ⅰ组,B组为HIBD 针刺Ⅱ组,C组为HIBD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D组,每组24只。选用幼鼠百会、患侧颞Ⅰ针、内关、曲池、足三里、涌泉,A组于造模后24h开始针刺,前7d仅针四肢部穴位,第8d开始加针头部穴位,B组造模后第8d开始针刺,头、体针同步。针刺均为1次/d,A组连续针刺20d,B组连续针刺13d,假手术组干预措施与A组相同,至HIBD后第21d处死取材,测量各组脑组织重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针刺对HIBD大鼠海马区NGF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在光镜下计算及N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①动物模型的存活率、前肢触觉刺激试验和脑重量的变化结果,都是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1);②4组左侧海马CA1区神经元NGF阳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相似文献   
60.
人胎胸腺素的制备及其生化性质分析和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9个月龄的正常胎儿胸腺组织制备的胸腺素的生物化学分析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人胎胸腺素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蛋白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稳定性较好和使用安全等特点。实验结果还提示:胎儿胸腺发育迅速,而且其胸腺素的生物活性也随胎龄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