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65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38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152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552篇 |
内科学 | 327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84篇 |
特种医学 | 1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299篇 |
综合类 | 1475篇 |
预防医学 | 623篇 |
眼科学 | 93篇 |
药学 | 592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490篇 |
肿瘤学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75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89篇 |
2006年 | 194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172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44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221例施行D2根治术、术后经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5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21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3.5%.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相同浸润深度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有随淋巴结清扫数目的 增加而增高的趋势(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pT1.2期≥15枚、pT3期≥20枚时,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P<0.05).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应积极争取清扫足够的淋巴结,以提高疗效;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2.
海员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闫丽娟金蕊贤周翠华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为一病因未明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气短,咳嗽,胸部X线片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本病较少见,发病机理不清,有认为与粉尘或化学物...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铜吸收转运蛋白(CTR1)在辐射诱导的小肠细胞放射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人小肠上皮细胞(HIEC)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分别经2、4、6、8 Gy和5、10、15、20 Gy X射线照射,构建放射损伤细胞模型。照后2、4、8、24、48 h收集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TR1蛋白对辐射的时间-剂量响应。将CTR1 shRNA转染入HIEC和IEC-6细胞后进行X射线照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细胞内铜水平。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确定CTR1对上述细胞辐射敏感性作用,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和DNA损伤来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Western blot检测X射线照射以及沉默CTR1对抗氧化蛋白Nrf2、HO-1,铜死亡相关蛋白DLAT、LIAS和FDX1表达的影响,初步确定CTR1的调控机制。结果 Western blot表明两株细胞经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CTR1表达均显著上调,并且呈显著的时间剂量响应关系(t=3.53、3.45、6.37、11.11、11.13,P<0.05)。沉默CTR1后的两株细胞放射敏感性均低于对照,增敏比分别为1.146、1.201。沉默CTR1缓解了辐射诱导IEC-6细胞内的铜蓄积(t=3.10,P<0.05)。两株细胞照射沉默组ROS产量显著低于照射对照组(t=5.23、2.96,P<0.05);并且照射沉默组γ-H2AX蛋白表达较照射对照组有所减少(t=7.50、4.29,P<0.05)。此外,X射线诱导Nrf2、HO-1蛋白表达上调;沉默CTR1后Nrf2和HO-1的表达会进一步增加。电离辐射导致铜死亡标志物DLAT以及铁硫簇蛋白LIAS、FDX1丢失,而沉默CTR1能促进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CTR1沉默后的小肠细胞HIEC和IEC-6辐射抗性增强,涉及的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和铜死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初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7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及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单纯活动性肺结核(ATB)组(n=241)、2型糖尿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DM-ATB)组(n=266)、单纯潜伏性肺结核(LTBI)组(n=220)、2型糖尿病合并潜伏性肺结核(DM-LTBI)组(n=100)。根据初诊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数值将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A组(HbA1c<7%,血糖控制达标单纯活动性肺结核,n=28)、B组(HbA1c≥7%,血糖控制未达标单纯活动性肺结核,n=120)、C组(HbA1c<7%,血糖控制达标潜伏性肺结核,n=14)、D组(HbA1c≥7%,血糖控制未达标潜伏性肺结核,n=43)。分别比较DM-ATB组、ATB组、DM-LTBI组、LTBI组与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肺结核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DM-ATB组患者咳嗽、咯血比例均高于ATB组,胸痛、其他症状比例均低于AT...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 采用经会阴超声评价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为产后盆底康复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 选择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的31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例非妊娠年轻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盆底肌电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采用经会阴超声于安静状态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时)分别测量患者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Dr、Ds)、膀胱颈角度(θr、θs)、膀胱颈旋转角度(θ),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研究组Dr及Ds均小于对照组(P<0.05),θr、θs及θ均大于对照组(P<0.05);2在肌电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10次后Dr、Ds依次增大(P<0.05),θr依次减小(P<0.05)。结论 自然分娩会对盆底功能造成损伤,肌电刺激盆底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有较好的疗效,经会阴超声检查能够客观地评估肌电刺激盆底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7.
患者,男,77岁。因排尿困难、反复血尿10余年,尿潴留、下腹胀痛1d入院。近1周无导尿及尿道器械检查史。体检:患者下腹部高度隆起、触痛,叩击呈浊音,直肠指检前列腺度肿大,有波动感。尿管插入膀胱仅引出少量血性尿液及凝血块,经反复冲洗仍引流不畅,患者胀痛较剧,疑为凝血块阻塞。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行膀胱探查术。术中见膀胱内有一大块凝血块及血性尿液800ml。清除凝血块1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安徽芜湖,241000)*进修医师(安徽省广德县流洞中心医院)后见膀胱颈部前列腺包膜高度隆起,呈暗红色,有波动感,表面有少许渗血,膀胱粘膜无… 相似文献
138.
患者男,35岁.因腰痛10年,右足背屈无力6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外耳廓畸形、外耳道先天闭锁;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右足背屈无力,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鞍区、四肢感觉无异常,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观察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P-gp)表达及苔藓纤维出芽(MFS)的动态变化. 方法 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癫痫组(40只)和治疗组(40只),假手术对照组只安装电极,不予刺激;癫痫组和治疗组制作杏仁核点燃模型,治疗组加用左乙拉西坦灌胃治疗[100 mg/(kg·d),2次/d)].采用Timm银染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区MFS,免疫组化法检测P-gp的表达. 结果 (1)成功制造癫痫模型后,在海马CA3区透明层出现异常MFS,其中S1亚组大鼠MFS评分最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亚组大鼠评分开始增高,S4亚组大鼠明显增高,S8亚组大鼠达到高峰,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大鼠MFS评分各时间点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癫痫发作后癫痫组大鼠P-gp表达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S1、S2、S4亚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8亚组接近正常水平,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除Y1亚组外,余各亚组P-gp表达量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S). 结论 MFS是慢性癫痫形成的重要机制,P-gp是癫痫发生的产物,是癫痫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