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65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38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152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552篇 |
内科学 | 327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84篇 |
特种医学 | 1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299篇 |
综合类 | 1475篇 |
预防医学 | 623篇 |
眼科学 | 93篇 |
药学 | 592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490篇 |
肿瘤学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75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89篇 |
2006年 | 194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172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44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不符合与胃癌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同一组医师收治的1745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不符合对病人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并分析淋巴结不符合的术前高危因素。结果 所有病人的淋巴结不符合率为39.3%,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和远端胃切除病人的淋巴结不符合率分别为52.1%和23.6%。淋巴结不符合与年龄、BMI、腹部手术史、肿瘤部位和胃切除类型具有相关性(P均<0.05)。淋巴结符合组病人5年存活率高于淋巴结不符合组(65.8% vs. 53.2%,P<0.001)。基于临床T分期进行分层,cT1期胃癌病人淋巴结符合组与不符合组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 vs. 91.2%,P=0.369),而cT2~cT4期胃癌病人淋巴结符合组的5年存活率高于淋巴结不符合组(56.0% vs. 40.0%,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不符合为胃癌病人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5岁、BMI≥25、腹腔镜全胃切除为淋巴结不符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淋巴结不符合是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高BMI及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术中出现淋巴结不符合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156例胃腺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家族成员CD44s、CD44v5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4s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78/156)和40.3%(63/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5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3%(77/156)和63.4%(99/1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7.6%(12/156)和0(均P〈0.05)。3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CD44s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D44v5的表达仅与胃癌浸润深度相关;CD44v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Lauren分型相关。CD44s、CD44v5及CD44v6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8%和52.5%(P〈0.05)、38.9%和49.3%(P〉0.05)及26.2%和75.4%(P(0.05),仅CD44v6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I.931,95%CI:1.183—3.152)。结论CD44参与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CD44可能成为胃癌预后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施的18例全腹腔镜胃远端癌根治术并残胃十二指肠吻合(三角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三角吻合是完全在腹腔镜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残胃和十二指肠后壁的功能性端端吻合,再利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共同开口后,吻合口内部的缝钉线呈现为三角形.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D1+或D2)及三角吻合.手术时间(156.3±38.5) min,三角吻合耗时(24.6±11.2) min.肿瘤距上切缘(5.8±2.4) cm,距下切缘(4.1±2.7) cm,上、下切缘病理结果均未见癌残留.术中出血量(70.7±43.8) ml,淋巴结清扫数目(32.4±12.0)枚/例.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8±0.9)d,肛门排气时间(3.1±1.2)d,进食流质时间(3.6±1.7)d,术后住院时间(9.6±2.5)d.术后1例患者出现乳糜瘘伴腹腔感染;全组均未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瘘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经皮顺行植入输尿管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对14例恶性肿瘤伴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行经皮顺行植入输尿管金属内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尿量及性状,超声及腹部平片随访。结果14例患者植入输尿管内支架均获成功,输尿管梗阻解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好转。结论对恶性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行顺行植入输尿管金属内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是一种简便、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5.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病,症状通常以疼痛及关节功能丧失为主。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该病的有效防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对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性关节炎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影响关节软骨破坏这一重要病理过程,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中医药可干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减轻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延缓病理进程。笔者就中医药干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6.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其增殖分化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补肾中药诱导BMSCs增殖分化治疗OP疗效显著。本文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肾藏精-主骨生髓-BMSCs-OP”之间的科学内涵,并探讨“补肾生髓”理论指导下传统补肾中药通过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与OP的关系,结合补肾中药及复方诱导BMSCs治疗OP的现代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及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广州市绝经后女性肌肉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120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绝经后女性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0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2.4±7.5)岁。所有受试者均记录其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身高、体重,计算BMI数值并进行骨密度测定、体成分分析检测肌肉质量。根据ASMI数值将受试者分为肌肉减少组及非肌肉减少组;分析两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BMI数值、骨密度及肌肉质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肌肉质量的相关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指标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 肌肉减少组BMI和ASMI数值低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肌肉减少组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大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绝经年龄(r=0.262,P=0.012)和BMI(r=0.771,P<0.001)与ASM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绝经后女性ASMI值的因素主要有绝经年龄(P=0.037,B=0.034)和BM... 相似文献
128.
<正>全脏器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表现为胸腔及腹腔器官的完全性镜像倒转,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8000~1/25000[1]。目前,尚无关于SIT与癌变的相关性研究,也未检索到SIT人群胃癌发病率的报道。由于SIT病人在解剖上存在特殊性,对手术技术要求更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收治1例SIT胃癌病人,行微创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微小RNA-27b-3p(miR-27b-3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人软骨细胞表达及其靶向对应关系。 方法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B)与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明确miR-27b-3p与MMP13在正常和骨关节炎(OA)人软骨细胞的表达。利用不同浓度的白介素(IL)1β干预原代人软骨细胞24 h,或利用不同时间点的IL-1β(10 ng/ml)干预原代人软骨细胞。利用原位杂交、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报告技术确定miR-27b-3p与MMP13的靶向对应关系;结合运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评估其作用机制。两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多重比较检验。 结果WB、q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软骨相比,OA软骨中miR-27b-3p表达降低(t=5.07,P<0.01),MMP13表达升高(t=-6.31,P<0.01)。IL-1β干扰后的结果显示miR-27b-3p表达降低(F=129.54,P<0.05),MMP-13表达升高(F=394.50,P<0.05)。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野生型-MMP13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F=55.27,P<0.001),突变型-MMP-13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4)。利用特异性MAPK信号抑制剂和NF-kB抑制剂干预IL-1β诱导软骨细胞模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的MMP13表达水平降低(F=28.43,P<0.001),miR-27b-3p表达水平增高(F=35.04,P<0.001)。 结论miR-27b-3p在OA软骨细胞呈现低表达,并负向调控MMP13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这结果提示这miR-27b-3p可能作为OA诊断与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0.
高海拔地区脊柱侧凸患者心肺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高寒缺氧环境对脊柱侧凸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海拔地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并选取同时期来自平原地区的其他特征(年龄、性别、侧凸角、后凸角)相似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作配对研究。收集并分析62例患者术前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术前肺功能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高海拔地区脊柱侧凸患者心脏彩超结果中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房内径(left atrial internal diameter,LAID)、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LVID)、右房内径(right atrial internal diameter,RAID)以及肺功能检查中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EV1/FVC%)大小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的右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RVI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实测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的心肺功能总体上无明显差异,在进行术前评估、准备和围手术期处理上,高海拔地区脊柱侧凸患者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相比并无特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