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健康志愿者po 200mg国产和进口的司帕沙星片后血药浓度变化情况,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以AUC0~∞,tmax,cmax为指标,用配对t检验法分析国产片与进口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国产与进口司帕沙星片的药-时曲线可用二室模型拟合,其AUC0~∞分别是:(23.73±2.11)μg·h·ml-1与(23.91±3.18)μg·h·ml-1;tmax分别是(3.13±0.54)h与(2.84±0.56)h,cmax分别是:(0.70±0.05)μg·ml-1与(0.73±0.05)μg·ml-1?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AUC0~∞,tmax,c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司帕沙星片为生物等效制剂;国产司帕沙星片对进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81±13.62)%?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安贞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2004年1-10月间收集的142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2例临床ADR病例报告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91例,占59.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7例);女性ADR发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ADR发生率最高(83例,占58.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的血药浓度与PX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59例心脏移植术后稳定期患者的PXR基因型进行检测,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仪测定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并通过统计学分析PXR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对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PXR基因筛选出的8个Tag SNP位点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与NCBI的dbSNP数据库中中国人的数据相近。对于59名稳定期心脏移植患者PXR基因8个Tag SNP中,仅携带PXR rs1523127(C 24381 A)位点AA型基因的患者血药浓度及校正血药浓度明显低于CA型,CA型又低于CC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7个Tag SNP rs3814056T>G、rs7643645A>G、rs11917714C>T、rs2276705C>A、rs2472681T>C、rs2472682C>A、rs4440154C>T各基因型组间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XR rs1523127(C 24381 A)基因型与心脏移植稳定期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显著相关,提示该SNP可能会在环孢素个体化用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建立一条三甲医院药师更好的服务社区患者的模式。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药剂师对205名社区居民进行药学服务需求调查,药物咨询,安全用药知识讲座,建立“知己患者药历”等方式探讨可行的工作模式。结果205名社区居民中,132人(64.4%)需要药师进行专业服务,164人(80.0%)信赖药师。社区咨询,解答215人次的专业药学问题,进行了5次安全用药知识讲座,建立了8份“知己患者药历”。结论三甲医院药师采取这些工作模式深入社区开展药学服务是可行的,对今后开展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城区2006年医疗单位消毒效果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2006年度消毒效果动态趋势,分析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种对象进行了监测。结果东城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2006年度消毒质量合格率以区级医院最高,达到97.74%;以医务室合格率最低,仅为76.77%。不同检测对象中,以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最低,仅有66.5%;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医疗用品合格率只有82.6%。结论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消毒知识的培训与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和消毒与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院339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2月收集的33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9例临床ADR病例报告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220例,占57.0%),其次为中药制剂以及循环系统用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50例,占44.2%);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发生频率最高(314例,占92.6%).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临床常用的10种药物在8种一次性滤膜上的吸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一定量艾司洛尔、胺碘酮、桂哌其特、维拉帕米、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罗培南等10种药物溶于250 mL 5%GS中,应用HPLC-MS/MS分别测定这些药物通过聚醚砜膜、混合纤维素酯膜、增强型混合纤维素酯膜、尼龙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膜、尼龙编织膜、重离子膜等8种滤膜前后的药物浓度。结果 8种滤膜对10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混合纤维素酯(CN-CA)膜、增强型混合纤维素酯(CN-CA-E)膜对药物的吸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6种滤膜(P<0.05)。聚醚砜(PES)膜,尼龙编织(NL-B)膜,重离子(ION)膜对10种药物的平均吸附率低于1%。聚丙烯(PP)膜、尼龙(NL)膜对10中药物平均吸附率低于1.5%。结论 PES膜、尼龙编织(NL-B)膜、ION膜对10种药物的吸附作用较小,可能对临床用药影响较小,适宜作为药用滤材。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心脏移植受者45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将心脏移植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毒性组、排斥组,统计各组间血药浓度的差异,并以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毒性反应分组讨论术后不同时期在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毒性时血药浓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初期体内环孢素A血药浓度变化趋势具有不可预测性;正常组与毒性组、排斥组间平均谷浓度(ρ0)和峰浓度(ρ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毒性组与非毒性组间、排斥组与非排斥组间的ρ0在心脏移植术后多数时间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ρ2在术后多数时间段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ρ2能够预测吸收不良的病例,表明监测ρ2比ρ0更具临床价值。结论 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ρ2为监测点能更有效地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毒性反应及调整给药剂量,比ρ0更具有科学性和敏感性,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使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