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15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84篇
  4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lumbardiskectomy,PLD)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操作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价。方法:2002-03/2004-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通过对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资料分析,根据包含型突出与否选择不同的联合治疗方式治疗,分析其即时与远期疗效。结果: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4.75±2.62)分,术后为(12.84±2.30)分,平均改善指数为0.64±0.32,改善率为(0.80±0.21)%;联合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98.5%,显效率为81.8%,有效率16.7%,无效1.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X射线多见广泛的腰椎退行性改变,CT或MRI表现以L4~5,L5~S1双节段突出多见。PLD适合于包含型突出,盘内、盘外胶原酶溶解术适合于非包含性突出。联合介入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2.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 观察近五年我科新诊治的SAA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HAAA患者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患者在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病毒血清学表现、肝功能检测结果、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疗效和预后方面的异同。结果 ①HAAA占SAA的比例为3. 3%。②HAAA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患者治疗前血常规、骨髓象、成分输血量无明显差异; 13例HAAA中12例(92. 3%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检查阴性, 1例( 7. 7%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阳性; 12例(92. 3% )HAAA患者在急性黄疸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明显下降时发病;HAAA组CD4+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 05 ),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 05),CD4 /CD8比值显著降低(P<0. 05);治疗后6个月内, 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比较,HAAA组早期感染率显著增高(84. 6%对42. 3%,P<0. 05)、感染相关病死率显著增高(61. 5%对15. 4%,P<0. 05);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16. 6%对83. 2%,P<0. 01)。结论 HAAA约占同期SAA3. 3%;大多数HAAA可能由非甲、非乙、非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与非肝炎相关的SAA相比,HAAA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异常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至今缺乏有效疗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经脑室移植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观察植入细胞在宿主脑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方法:实验于2005-01/09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神经干细胞来源于孕12周流产的人胎儿脑组织,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清洁级SD新生鼠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细胞移植组、模型对照组,40只/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取人胚胎脑组织,机械分散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添加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N2培养基中,获取生长旺盛的人神经干细胞球,制成单细胞悬液,浓度约为5.0×1011L-1,培养6 d后行PKH标记用于植入后示踪.两组新生鼠均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造模后3 d,细胞移植组损伤侧脑室缓慢注入5 μL人神经干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入等量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取未经PKH标记的细胞球,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巢蛋白的表达及其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情况.分别于细胞移植后1,2,4周及3个月,常规取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析,观察植入后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在造模及细胞移植过程中,因麻醉、出血细胞移植组新生鼠死亡5只,模型对照组死亡7只,存活率85%~90%.①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及分化:80%活细胞巢蛋白呈阳性表达,并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②神经干细胞植入后存活及分布情况:植入后1周,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多位于损伤侧皮质及海马处,纹状体、脑干、小脑、嗅球也有少量分布.植入后2周,海马和皮质可见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胞体伸出的神经微丝更长,细胞数量与1周时基本相似.植入后4周及3个月时PKH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N2培养基中形成的人神经干细胞球,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可分化为神经元,移植至缺血缺氧新生鼠脑中能够向损伤区迁移,分布范围广.  相似文献   
114.
背景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er discectomy,PLD)已成为治疗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部分患者表现出抑郁情绪的特点.但伴发抑郁情绪是否对PLD疗效及术后康复产生影响尚无报道.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发抑郁情绪对PLD疗效的影响,以及PLD术后有效的康复干预手段.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精神科.对象2001-07/2002-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行PLD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采用PLD治疗、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0、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发抑郁情绪患者26例为抑郁组.每一病例选配本院自1997-06/2002-03经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例加以对照,即对照组.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术前、术后在病房安静环境下,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随访6个月,评定SDS和疗效.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前、术后SDS评分.②随访6个月时的SDS评分和疗效.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35%(26/74);抑郁组显效率46%(14/26)与对照组显效率81%(21/2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82,P=0.039);抑郁组总有效率85%(22/2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23/2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754,P=0.385).两组患者的疗效的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4.339,P=0.114).同期74例患者PLD疗效总有效率92%.术后6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发抑郁情绪患者SDS评分(56.29±10.27)与术前(61.37±9.6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701,P<0.001),抑郁情绪的缓解比例为3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并且其PLD的疗效显效率低于无伴发抑郁情绪人群,但提高对抑郁情绪的认识能够提高PLD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15.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吸入性麻醉药或氯化琥珀胆碱所触发的一种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体温持续快速升高,二氧化碳大量生成,产生严重的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膜瘤的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成像(DSC-PWI)表现,评价DSC-PWI在脑膜瘤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脑膜瘤患者在3.0 T MR扫描仪上术前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SC-PWI检查.分析其MRI灌注伪彩图像和灌注曲线,分别在肿瘤实质和瘤周水肿部分进行感兴趣区(R...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尿α1、β2微球蛋白在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肾内科的134例住院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α1、β2微球蛋白和其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DRD公式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结果慢性肾病组尿α1、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尿α1、β2微球蛋白结果呈明显升高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α1、β2微球蛋白在3a和3b期中结果有明显差异,3a期尿α1微球蛋白(20.00±18.9)mg/L、3b期(40.5±28.5)mg/L ;3a期β2微球蛋白(4.1±4.0)mg/L、3b期(10.0±8.7)mg/L。相关分析显示,尿α1、β2微球蛋白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尿α1、β2微球蛋白是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8.
冶秀鹏  包慎  金立元  白洁  李芳  智峰  李蓉 《新医学》2014,(12):838-840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是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淋巴浆细胞增生引起血清单克隆IgM增高为特点,通常累及骨髓、淋巴结、脾脏,其发病率较低,不易诊断。该文报道1例以冷凝集素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LPL/WM,行骨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流式细胞学检验明确诊断,确诊后仅接受TD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随访情况稳定。临床上对于疑为LPL/WM的患者,应尽快行骨髓活检、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流式细胞学检验等以尽早确诊,确诊后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9.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是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铜从胆汁排泄障碍,进而在肝脏和脑等部位病理性沉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关于妊娠期WD的治疗和管理仍未达成明确共识。现对妊娠期WD的临床管理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CD5 B细胞数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1-032002-04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住院患者14例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Evans综合征和22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及10名正常对照骨髓CD5 B细胞数量并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AIHA、Evans综合征和IRP患者CD5 B细胞数量[(34·64±9·81)%,(35·81±16·83)%]高于正常人[(12·0±1·97)%],(P<0·05),CD5 B细胞的数量与补体C3呈负相关(P<0·05),与间接胆红素呈正相关(P<0·05);与Evans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抗体PAIgG(P<0·05)、PAIgM(P<0·05)呈正相关;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CD5 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