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胸痹通胶囊(XBTC)对家兔动脉壁一氧化氮(NO)代谢的影响,探讨该药改善心肌血液灌流的机制.方法复制家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造成动脉壁NO代谢异常,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对照组(MC组)、模型治疗组(XBTC组)血管壁组织中NO合酶(NOS)的活力和血清NO代谢产物(NOP)的浓度,观察胸痹通胶囊的干预效果.结果高脂饮食可造成动脉壁NO代谢紊乱,胸痹通胶囊可减轻这种损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胸痹通胶囊可显著增强模型治疗组动脉壁NOS的活力(P<0.05),提高血清NO代谢产物NOP的水平(P<0.05).结论保护动脉壁NO系统,可能是胸痹通胶囊抗心肌缺血、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颅颈区腹侧畸形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颅颈区腹侧畸形寰枢椎脱位15例,手术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下切除齿状突、斜坡下部及增生的结缔组织,解除其对延髓、颈髓腹侧的压迫。结果痊愈8例,好转7例,无手术后死亡和感染。结论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减压术,是治疗延髓、颈髓腹侧受压的颅颈区畸形的首选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告手术切除脑软化灶治疗顽固性癫痫36例。36例头颅 CT 扫描均确诊为“脑软化灶”,脑电图检查均为异常,全部病例经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结果,近愈:癫痫发作完全控制1年以上21例(58.3%);显效:癫痫发作减少70%以上10例(27.7%);好转:癫痫发作减少50%左右3例(8.3%);无变化:癫痫发作基本同术前2例(5.5%)。复查脑电图,20例恢复正常,12例基本正常,3例中度异常,1例轻度异常。手术并发症9例,无死亡。本文对脑软化灶切除术治疗癫痫的理论、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实验用Wistar大鼠40只。观察了脑通口服液(NTOL)灌胃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组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出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提示NTOL有抗凝、促纤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中风3号胶囊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风3号胶囊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中风3号胶囊和偏瘫复原丸。结果 治疗1月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对照组,且在症状、血脂、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风3号胶囊对脑梗死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6.
高血压性脑出血汗颅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空军467医院神经外科瓮建康,田立,李建衡(石家庄050081)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施行的外科治疗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手术,部分病例发生手术后再出*血,增加了本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血清肌钙蛋白-T升高的浓度变化。方法:分析36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以血清肌钙蛋白-T0.05ug/ml为界,把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肌钙蛋白-T升高组作为观察组,肌钙蛋白-T不升高的作为对照组,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分析观察组在入院后6h、12h、24h、7d、14d的血清肌钙蛋白-T的浓度变化。结果:血清肌钙蛋白-T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的NIHSS更严重,预后更差,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的浓度在第24h达到最高峰,10~14d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血清肌钙蛋白-T升高的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 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 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 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40.
患者男性,28岁。于1974年乘坐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头部,当时无昏迷,仅有头痛,1周后头痛症状逐渐消失。10年内无任何症状,一直参加工作。于入院前2周,无头部外伤史及其它诱因而感头痛,呈逐渐加重的钝性疼痛,伴有恶心。拟诊为“神经性头痛”收神经内科治疗,经治疗后头痛更加剧烈,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