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氟哌啶醇组各36例。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5~10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20 mg;氟哌啶醇组患者给予常规氟哌啶醇针剂5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10 m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体印象量表之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以及治疗前(T0)和治疗后2 h(T1)、8 h(T2)、24 h(T3)、48 h(T4)、72 h(T5)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采用SAS 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72 h后,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0比较,T1-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1比较,T2-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氟哌啶醇组比较,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肌强直[2. 78%(1/36) vs 16. 67%(6/36)]、震颤[2. 78%(1/36) vs 19. 44%(7/36)]、流涎[5. 56%(2/36) vs 22. 22%(8/36)]、头颈部运动[2. 78%(1/36) vs 19. 44%(7/36)]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患者的效果与常规氟哌啶醇相似,同时具有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示范区内不同目标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制定示范区内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示范区开展基线调查的同时,对内2 751名常住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受访者99.1%认为了解结核病知识非常重要,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广播、电视占52...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usA)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方法:使用TP-ELISA和TPPA对39例梅毒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并比较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对于39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TP-ELISA检出38例阳性、TPPA检出36例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4%和92.3%。对于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TP-ELISA出现1例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2%。TPPA没有假阳性结果。因此,TP-ELISA的敏感度为97.5%,特异性为98.O%,结果总正确率为97.8%;TPPA的敏感度为92.9%,特异性为100%,结果总正确率为96.6%。经统计学处理,两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可用酶标仪判断结果,原始数据易于保存,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可作为临床、血站诊断和筛查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对正在/曾经服用降压药的378例35~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体格检查、服药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者仅45例,占11.90%;依从性好组的2周治疗率42例,占93.33%;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者36例,占80.00%,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378例服药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平均得分为(8.61±4.96)分,其中依从性差组为(8.47±4.96)分,依从性好组为(9.64±4.88)分:依从性好组认为超重、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很低,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方法:26例晚期胰腺癌给予3DCRT治疗,同时给予HIFU辅助治疗。结果:2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临床受益指数达到96.15%。肿瘤体积变化CR 1例、PR 8例、NC 15例、PD 2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53.85%,中位生存期16.9个月。结论:3DCRT联合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无痛苦、无创伤,临床受益指数高,生存期延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绿原酸对抗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绿原酸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以2.2.15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绿原酸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在最大无毒浓度以下将药物用培养液对倍稀释成250、125、62.5μg/ml,加入2.2.15细胞进行培养,每4d换同浓度药物培养液,分别收集第4、8天的培养液,酶联免疫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结果绿原酸对2.2.15细胞最大无毒浓度为250μg/ml。在最大无毒浓度(250μg/ml)时,两批试验对HBsAg、HBeAg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4、8天时对HBeAg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89.45%、82.00%,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86.54%、88.00%。结论绿原酸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武汉市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复治肺结核疗效。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登记的全部首次复治涂阳患者(共232例)作为研究对象。面访式问卷调查,随访治疗结局。232份调查问卷中,219份合格,合格率94.4%。进行χ2检验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影响因素。 结果219例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成功156例,成功率为71.2%。伴发糖尿病患者治疗成功率为51.2%(21/41),不伴发糖尿病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5.8%(135/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0, P=0.002);耐药者治疗成功率为55.0%(33/60),不耐药者治疗成功率为73.7%(87/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1, P=0.012);耐多药者治疗成功率为26.1%(6/23),非耐多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3.5%(114/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38, P=0.000)。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耐多药(OR=10.758, 95%CI=3.481~33.247)是治疗不成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发糖尿病(OR=2.838, 95%CI=1.187~6.788)及未采用医生督导式管理(OR=1.678, 95%CI=1.087~2.588)是治疗不成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武汉市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不高,耐多药、伴发糖尿病及未采用医生督导模式管理是影响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辽宁省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者、教师、体力劳动者等5类职业人群生活方式现状,探讨适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辽宁省丹东、营口市,抽取上述5类18~60岁职业人群24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务员、科技人员、教师、体力劳动者和企事业管理者按时吃饭的比例分别为59.1%、55.8%、52.1%、50.7%和45.9%(P<0.01),按时吃早饭的比例分别为61.0%、52.5%、42.5%、50.7%和47.8%(P<0.01)。与体力劳动者比较,公务员等脑力劳动者更多考虑膳食合理搭配(P<0.01),经常摄入米面比例较低,而经常摄入禽肉、水产品、乳蛋、豆类比例均较高(P<0.01);每人每天运动量较多(P<0.01);吸烟率较低(P<0.01)。饮酒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公务员(51.1%)、科技人员(38.4%)、体力劳动者(37.3%)、企事业管理者(29.3%)和教师(25.4%)。结论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不足等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在5类职业人群中普遍存在。对脑力劳动者采用参与式教学,体力劳动者采取同伴教育模式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行为形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辽宁省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基本情况。方法对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岗人员,以及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进行普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率的分析。结果辽宁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有健康教育业务人员535人,平均年龄(43.24±8.92)岁,平均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年限(11.26±10.32)年,文化程度以本科(40.4%)和大专(39.1%)为主;所学专业以非医学专业(37.2%)和公共卫生专业(32.4%)为主;专业技术职称以中级(44.8%)和初级(26.9%)为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1871人,以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占主体,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仅占14.5%。结论辽宁省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基本健全,各级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数量、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专业结构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医院全面推行的成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活动前后的效果评价及项目实施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共32项品管圈,完成率100%,目标达标率为68.75%;活动相关6个维度均有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主要是数据资料整理费时,项目报告完成费时,质量管理工具不熟练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但在推行中需强化管理、培训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