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及IL-1β血清含量与东北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M S)的关系。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对54例M S患者的血清进行IL-1β和IL-1RA基因多态性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IL-1β和IL-1R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M S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β血清含量M S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IL-1β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M S易感性可能无相关性。IL-1β可能在M S发病中起到促进作用,参与启动炎症过程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部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社会的发展和新的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脾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恢复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18 年7 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开腹脾切除术患者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及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 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左旋布比卡因组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联合 吗啡组注射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手术持续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 评分、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吗啡的用量,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及离床的时间,对患者术 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瑞芬太尼使用 量、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少(P <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 评分低于对照 组(P <0.05),术后4 ~ 72 h,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静息VAS 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P <0.05),左旋布比 卡因联合吗啡组咳嗽VAS 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P <0.05);对照组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较左旋布比卡因组 和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短(P <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吗啡总消耗量较对照组少(P <0.05),对 照组较左旋布比卡因组少(P <0.05);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和离 床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首次进食时间、止吐药用量较对照组少(P <0.05);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满意度评分较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对照组高(P <0.05)。结论 使用左旋布比卡因联合 吗啡进行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FCGR2A(编码Fcγ受体Ⅱa或Fcγ受体Ⅱa基因),FCGR3A(编码Fcγ受体Ⅲa或Fcγ受体Ⅲa基因)多态性与Guillain-Barre(GBS)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对64例GBS患者(包括轻型26例,非轻型38例)及69例健康对照者的FCGR2A-131和FCGF3A-15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各组间基因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经比较FCGR2A,FCGR3A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非患者组以及在轻型,非轻型GBS和正常对照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CGF2A-131,FCGR3A-158基因多态性与GBS易感性及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中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可保护其免受噬菌体、质粒等外源DNA的入侵,阻止基因的水平转移,从而维护自身基因组的稳定。本研究旨在分析艰难梭菌基因组中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结构,以探讨其在防御噬菌体感染等方面的作用。方法从Nucleotide数据库中下载艰难梭菌全基因组信息,利用CRISPR-CasFinder软件鉴定基因组中的CRISPR-Cas系统,通过MEGA、BLAST等软件进行cas1基因及重复序列分析并确定间隔序列同源信息;采用PHASTER软件预测基因组中的前噬菌体含量,分析其与间隔序列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00株艰难梭菌中有96株(96%)含有完整的CRISPR-Cas系统,共含703个确定CRISPR阵列和204个cas基因簇,CRISPR-Cas系统全部为I-B型;重复序列共26种,保守性较高,19种可形成茎环结构,32.3%的间隔序列与噬菌体、质粒同源,间隔序列与前噬菌体数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759,P<0.01)。结论艰难梭菌CRISPR-Cas系统的携带率和株均携带数量均高于多数其他临床常见病原菌,且系统基因结构完整;该菌的CRISPR-Cas系统中靶向噬菌体的间隔序列数量多,有助于抵御噬菌体的侵袭,从而对开发噬菌体治疗法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6.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LA2R及抗M型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构建针对家庭医生岗位能力的评价量表。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复习、研究小组内部会议及头脑风暴、专家深度访谈预设家庭医生岗位能力模型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然后设计专家咨询问卷, 基于判断抽样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抽取16位全科医学领域和家庭医生制度实践专家参与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通过整理分析、归纳讨论, 最终形成基于"知识-技能-管理"3个维度的家庭医生岗位能力评价量表。对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各级指标的评分等进行定量分析, 综合使用界值法和集中讨论法对指标进行筛选。结果参与咨询的专家共16位, 分别来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以及长宁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龄(47.9±7.3)岁, 工作年限为(24.6±7.8)年。指标体系问卷的Cronbach′sα=0.891, KMO=0.844。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 16位专家第1轮熟悉程度为0.86、权威程度为0.89, 第2轮熟悉程度为0....  相似文献   
58.
青光眼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青光眼性神经节细胞死亡的机制复杂,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是重要因素之一.环磷酸腺苷(cAMP)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浆内cAMP水平升高可以通过活化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核因子κB的转录,从而减少...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华东地区某三级教学医院收治的链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情况、预后的危险因素等。 结果 共纳入151例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 平均年龄为(55.5±17.9)岁, >60岁的患者占45.70%, 男性患者占61.59%, 89.40%患者有基础疾病, 其中实体肿瘤、心脏瓣膜病、肝胆疾病、高血压较为多见。链球菌血流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手术、免疫抑制状态、皮肤黏膜完整性破坏等(均P<0.05)。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占25.17%(38例), 常见基础疾病包括肝胆疾病、实体肿瘤、血液病、高血压等。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较社区感染更长,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高于社区感染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的151株链球菌中, α-溶血性链球菌(112株, 肺炎链球菌除外)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分别为71.43%、80.38%、91.07%;β-溶血性链球菌(29株)对青霉素100%敏感;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50.00%。151例患者的30天全因病死率为6.62%(10例), 归因病死率为2.65%(4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休克(OR=13.690, 95%CI: 1.482~126.470)、Pitt菌血症评分≥4分(OR=10.461, 95%CI: 1.042~105.005)是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链球菌血流感染以社区感染为主, 医院获得性链球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较多, 休克、Pitt菌血症评分≥4分是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轴丝动力蛋白中链基因1(DNAI1)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肺腺癌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微阵列基因芯片筛选肺腺癌组织(3例)与癌旁组织(3例)的差异表达基因;聚类热图(heatmap)、火山图(volcano plot)展示筛选后mRN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 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Hub基因);结合DEGs、Ualcan数据库中各Hub基因在肺腺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选择目的基因DNAI1;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I1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S-2B和肺腺癌细胞系H1299、A549中的表达情况;过表达DNAI1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侵袭实验检测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筛选出86个上调基因和396个下调基因;差异基因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蛋白结合等功能,在胞内广泛分布,与代谢途径和癌症相关途径等信号通路有密切联系;DEGs和Ualcan数据库显示,筛选出的10个Hub基因中,DNAI1在肺腺癌组织中下调且差异表达较为显著;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相较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S-2B,DNAI1在肺腺癌细胞系H1299、A549中低表达;过表达DNAI1后A549细胞变圆,并有少数脱落;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DNAI1后A549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 结论 DNAI1在肺腺癌中低表达且抑制肺腺癌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