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氧化二砷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体外作用于肺癌 A549细胞株所致的凋亡作用及形态学改变 ;方法 采用 MTT法、透射电镜法及 TUNEL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 As2 O3 对肺癌 A549细胞株的作用效果 ;结果  1及 2 .5μmol/ L As2 O3 对肺癌 A549细胞株 2 4 h的凋亡诱导率为 :2 2 .80 %及 30 .1 5% ,48h的凋亡诱导率为 :41 .75%及 60 .0 4 % ,72 h的凋亡诱导率为 :56.38%及 73.30 % ,均分别高于相应时间点的 5- FU的作用 ,光镜下观察可见凋亡细胞体积缩小变圆 ,TUNEL染色后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凋亡的细胞呈荧光染色阳性 ;结论  As2 O3 在体外可明显有效地诱导 A549细胞株凋亡.  相似文献   
62.
目的在肺癌手术中应用99mTc探测前哨淋巴结,提高术中清除纵隔淋巴结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将99mTc硫胶体溶液在肺肿瘤的6个部位分别注射,用γ射线探测器探测肺门、纵隔各部位淋巴结的放射活性计数值。常规行肺切除术,将所探测的淋巴结分别切除并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24例共清除淋巴结158枚,其中前哨淋巴结即阳性转移淋巴结42枚,阳性转移率26.6%。前哨淋巴结的99mTc放射活性计数值为4930.79±6321.97,阴性淋巴结的计数值为8545.47±3505.32(P<0.001)。结论99mTc术中标记前哨淋巴结有助于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能够更便捷、直观、准确地提示纵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63.
0引盲目前对进展期胃癌侵犯多个邻近脏器或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多放弃根治而施行姑息性手术,我院于1992-1994年对25例N,IV期胃癌施行了R3基础上的多脏器联合切除术,效果较满意.回临床资料1.l病例选择收集我院1992-06~1994-12施行多脏器联合切除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共25例(M期8例,IV期17例;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60.0岁士3.2岁;术前均有胃镜及病理检查(腺癌Ig例,粘液腺癌4例,低分化癌2例).1.2肿瘤部位及扩散程度原发癌灶位于C,M,A区者分别为18,5和2例,均有脾门淋巴结(第10组)转移及胰体部直接浸润,…  相似文献   
64.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90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临床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906例自发性气胸采用VATS治疗的资料,其中双侧VATS92例(同期手术77例),合并血胸急诊手术4例,辅助胸腔镜小切口55例。结果表明,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平均住院4.5天、平均留置胸腔引流管2.9天,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1月~14年,895例无术侧气胸复发,11例发生术侧气胸复发,其中10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再次行手术治愈。结论:VATS肺大疱切除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常用术式,其疗效确切,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胸外科常规围术期管理,ERAS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无二次开胸,均于拔除引流管后痊愈出院。ERAS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51±1.36)分、(3.12±1.26)分,均低于常规组的(6.10±1.37)分、(4.5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ERA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8.73±50.46)min、(101.23±56.3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时间分别为(6.84±2.61)d、(5.40±2.7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75±2.43)d,短于常规组的(9.84±3.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费用为(7.46±0.42)万元,少于常规组的(8.04±0.9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常规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中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6.
一、简述机器人的发展史 谈到机器人的发展史,不得不提及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发明家列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早在500余年前,达·芬奇就设计出了一款带有铰链结构的机器人(图1),应该算是机器人设计的鼻祖了.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7月,完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6例。全麻,健侧卧位,折刀位。trocar位置根据病变位置适当调整。右肺切除:腋后线第8肋间为进镜孔,肩胛线第8肋间、腋前线与锁中线第5肋间为器械孔,腋中线第7肋间为辅助口,手术开始时先建立8mmHg人工气胸,松解下肺韧带后延长切口至3em左右并用切口保护套保护。左肺切除:可将上述切口依次下移一个肋间。按照刘伦旭介绍的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顺序进行,病理证实为肺癌者依次清除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果右肺上叶切除5例,右肺下叶切除5例,左肺下叶切除6例。2例良性病变直接行肺叶切除术,术中出血均为50ml,胸腔内操作时间分别为40、60min,术后带管引流时间分别为14、7d。14例肺癌术中出血30~200ml,(68.6±46.2)ml,未输血;胸腔内操作时间:79~190min,(110.7±34.3)min。术后带引流管时间3—16d,(8.8±4.1)d,所有患者均顺利拔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14例,其中腺癌9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鳞癌、黏液表皮样癌各1例,分期:I。期6例,I。期3例,Ⅱ。期2例,Ⅱ。期3例,清扫淋巴结2—33枚,(14.4±10.4)枚,中位数11.5枚;支气管扩张1例,肺囊肿合并曲霉菌球1例。截止2013年5月31日,14例肺癌术后随访10~15个月,(12.9±1.4)月,1例I。期腺鳞癌术后2个月出现多发骨转移,12个月时死于恶病质、呼吸衰竭;1例I。期腺癌术后12个月胸部CT及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增大,考虑转移,给予静脉化疗;其余患者无复发和病情进展。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选择合适的孔位和切口位置对于手术成败至关重要。在机器人手术中助手在胸腔镜手术中的经验和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13年9月25例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9例(2011年3月前),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16例(2011年3月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1例术中见囊肿与右主支气管形成瘘口,行瘘口修补,术后发生脓胸,再次行脓胸清除术后恢复良好;机器人组1例术中见囊肿与食管关系密切,在胃镜辅助下行囊肿大部切除。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机器人组(84.1±37.6)min,胸腔镜组(128.8±73.4)min,t=-2.031,P=0.054],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均小于胸腔镜组[出血量:中位数5 ml(0~50 ml)vs.20 ml(0~600 ml),Z=-2.169,P=0.030;术后引流时间:2 d(1~8 d)vs.5 d(1~12 d),Z=-2.285,P=0.022);术后住院时间:(5.8±2.4)d vs.(11.0±6.3)d,t=-3.003,P=0.006]。术后随访机器人组1~20个月[(12.1±6.8)月],胸腔镜组24~51个月[(36.1±9.5)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与胸腔镜手术相比,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具有安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109例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方法以累积和分析法(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完成的第1例至第109例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排除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对CUSUM学习曲线进行拟合,以R2判断拟合优度。比较学习曲线不同阶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术后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的累积呈逐渐下降趋势。学习曲线最佳拟合为三次方曲线,拟合优度系数R2=0.847,拟合方程:CUSUM(n)=0.002× n3-0.323 × n2 + 13.360 × n - 18.195(n为手术例数)。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累积至第28例时达到顶点,以此为分界将学习曲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其手术时间(P=0.022)、术中出血量(P=0.014)、清扫淋巴结数目(P=0.022)、术后并发症(P=0.015)、术后带管时间(P=0.025)和住院时间(P=0.005)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通过CUSUM分析法对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进行精确分析,表明掌握该技术须累积的手术例数为28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共49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经济条件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有25例患者行机器人手术,为机器人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6.5±17.9)岁;另外24例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为电视胸腔镜组,男15例、女9例,年龄(53.0±17.8)岁。结果达芬奇机器人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5,P=0.681)。达芬奇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更少(t=–2.569,P0.001),术后3 d引流量更少(t=–6.325,P=0.045),术后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更短(t=–1.687,P=0.024)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t=–3.689,P=0.021),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t=–7.214,P=0.014)。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是安全的,其手术时间与电视胸腔镜无较大差别,但在术后恢复方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较电视胸腔镜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