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动脉瘤,以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居多,其次为心血管手术后并发的假性动脉瘤,其他病因包括粥样硬化及感染等.国内、外有关假性动脉瘤的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自1996年起共手术治疗5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本组资料旨在总结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年龄校正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对肝门胆部管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切除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的1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81例, 女性55例, 年龄(63.6±9.8)岁。根据ACCI中位数4.0将所有患者分为高ACCI组(ACCI>4.0, n=49)和低ACCI组(ACCI≤4.0, n=87)。比较两组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CI对患者腹腔镜手术切除后生存的影响。结果低ACCI组患者术后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4%、48.3%, 高ACCI组分别为53.1%、4.1%, 低ACCI组术后累积生存率高于高ACCI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7, 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ACCI>4.0与生存预后相关(HR=3.73, 95%CI:2.44~5.68,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也显示ACCI>4.0(HR=2.69, 95%CI:1.65~4.37, P<0.001)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过器(LDF)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作用,探讨LDF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影响因素及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8例, 女42例, 年龄为(58±12)岁。19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3例和验证集57例。采用腹腔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肿瘤形态等影像学特征分析。观察指标:(1)肝细胞癌MVI的影响因素分析。(2)肝细胞癌MVI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评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以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结果 (1)肝细胞癌MVI的影响因素分析。190例肝细胞癌患者中, MVI阳性97例(训练集63例、验证集34例), MVI阴性93例(训练集70例、验证集23例)。多因素分析结...  相似文献   
85.
儿童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儿童心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 87儿童心瓣膜病变患者,男58例,女2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10.2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6例,主动脉置换术1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3例,二尖瓣成形术19例,所用心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41全,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9例,佛氏窦瘤破裂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  相似文献   
86.
丙泊酚复合麻醉行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行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要求无痛人流的初孕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丙泊酚(n=20),Ⅱ组丙泊酚 芬太尼(n=20).Ⅲ组丙泊酚 芬太尼 力月西(n=20)。结果 Ⅰ、Ⅱ、Ⅲ组均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Ⅱ、Ⅲ组对循环影响较轻,Ⅲ组的无一例发生体动,且扩宫较前两组容易: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力月西麻醉对初次受孕,精神紧张,不易扩宫的孕妇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改良的二级脾蒂结扎法行脾切断流术对预防术后脾热的影响。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95例我科因门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级脾蒂结扎法,即改良手术组287例,传统手术组108例。比较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和术后3天内和3天后发热例数、平均体温及发热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改良手术组术后胰漏发生率(13/287,4.5%)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20/108,18.5%);术后3d内改良组与传统手术组体温均明显升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s后改良手术组有63例(22.0%,63/287)体温超过38.5℃,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53.7%,58/108)(P<0.05),改良手术组发热患者的平均体温平均为38.3℃、持续时间平均为5.7d,和传统手术组的平均体温(38.7℃)及持续时间(10.9)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胰漏的患者术后3d后发热率分别为84.6%(11/13)、85.0%(17/20),术后胰漏和发热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二级脾蒂结扎法进行脾切除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脾切断流术后脾热的发生,其机制可能在于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刘丽丽  王连才 《海南医学》2010,21(11):47-48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妇科肿瘤手术术后需行PCIA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氯诺昔康)和B组(舒芬太尼+氯诺昔康),各组30例,并记录术毕各组6h,12h,24h,48h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对各时点的镇痛、镇静进行评分,记录(实际/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毕6h镇静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6h和12h,PCIA(有效/有效)按压次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氯诺昔康均可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术毕静脉镇痛,但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组的镇痛效果更确切、安全,不良反应较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法 。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R)眼底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选取2008-05/2014-05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97例121眼。通过不同的方法分析并对比影像学检查特征。

结果:≤45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有61例74眼,双眼发病13例,单灶渗漏占48.6%,多灶渗漏占25.7%,不典型渗漏占25.7%。>45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有36例47眼,双眼发病11例,单灶渗漏占8.5%,多灶渗漏占48.9%,不典型渗漏占42.6%。FFA显示急性初发型89眼,慢性迁延型32眼。OCT检查显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特征为神经上皮的脱离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的改变,后者又分为RPE层脱离93眼(76.9%),以及RPE小隆起和粗糙28眼(23.1%)。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经上皮层的厚度为(137.87±19.21)μm,与正常人(137.32±4.98)μm比较无显著差异(t=0.30,P>0.05)。渗漏部位越接近黄斑中心凹,视力越差。

结论:运用不同影像学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以显示出不同征象,对临床诊治有不同且互补的作用,但均给予疾病治疗以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总结三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5年5月1137例施行三瓣膜手术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术后早、晚期病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等。结果 早期死亡98例(8.62%),死因包括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顽固性心律失常、纵隔感染、颅内出血、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或左心室破裂等。晚期死亡81例,死因主要是慢性心衰和抗凝相关性并发症。术后5、10与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84%与65%。84%的病人心功能(NYHA)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心肌保护方法的改善,三瓣膜手术的疗效已经显著改善。虽然早期病死率偏高,但只要维持术后心功能的良好状态和规律服用抗凝药物,术后远期病人心功能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