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436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92篇
  5篇
中国医学   216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病理改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经皮冠脉腔内成型术(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介入方法的应用,其临床症状和预后有明显改善,但术后在狭窄率仍高达25%~35%[1].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对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和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方法。[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均可明显减少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但可明显促进溶血素抗体形成。[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呈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不同临床表现成年慢性HBV感染者(HBsAb+组5例、非活动肝炎组8例、活动肝炎组12例、免疫耐受期组10例)及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reg含量,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T-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慢性感染者[(12.35±6.48)个/μl;(1.82 4-0.87)%)]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8.91±3.11)个/μl,(1.35±0.39)%]中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和其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发现,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高于HBsAb+组、活动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D4+CD25highTreg含量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发现,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38),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44,P=0.021),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05);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0,P=0.015),与ALT水平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211,r=-0.060,P>0.05).结论 CD4+CD25highTreg在HBV慢性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01-2012-03入住我院内科ICU的231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139例)和死亡组(92例),比较2组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早期不同时段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乳酸、入院后6h及12h乳酸清除率、入院后各时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入院后24h、48h和72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6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与同时段APACHEⅡ评分存在负性直线相关关系。结论: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对于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高社交焦虑高职护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94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社交焦虑总分为(40.57±5.96)分,高焦虑护生占14.4%,社交焦虑现象严重。高社交焦虑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31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职护生采用积极应对越多、消极应对越少时遭受高社交焦虑的可能性越小。[结论]培养护生积极的应对方式,纠正其消极应对方式,通过建立护生良好的主观支持促进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高社交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76.
刘秀丽  王进 《临床医学》2014,(11):124-125
吲达帕胺片是临床治疗轻度高血压的常用药,使用较为普遍,且疗效较好。但我院从2013年11月至今,临床中遇见吲达帕胺片引起严重低血钾3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1.1患者1,女,84岁,主因"间断性头晕9年余,再发伴周身无力6 d"于2013年11月7日入院。高血压病史9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史5年,口服吲达帕胺片,二甲双胍片,拜阿司匹林控制血糖、血压。  相似文献   
77.
从心藏象出发,论述了心阳温通与血小板生成、循行分布的关联性。结合临床实例,探讨络通阳和方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强调治本在心,在于络通阳和;治标从脾,理脾统血、止血。尤其对于慢性反复发作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除了脾切除术、骨髓移植术、或靠输血小板维持治疗之痛苦,体现了中医学“火生土”内涵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估X线引导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慢性难治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收治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72侧膝关节),经X线引导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  相似文献   
79.
论述赋予介入器械的材料表面润滑性、抗菌性、抗凝血性及抗组织增生等性能的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的现状,讨论这些技术的一些应用的实例,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素(NCTD)对复发性骨巨细胞瘤(GCTB)细胞的体外干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GCTB肿瘤细胞后,采用不同浓度的NCTD(0、5、10、20、40、80μg/mL)进行体外干预,每个浓度组的干预时间点为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192 h。干预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细胞存活率。选取NCTD0、5、10μg/mL组进行后续实验,并设立空白组(加入生理盐水的培养基)。电镜下观察以上各组的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NCTD浓度≤80μg/mL时,GCTB肿瘤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当NCTD浓度1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与NCTD0μg/mL组相比);各浓度组干预时间为48 h时细胞存活率最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空白组及NCTD0μg/mL组、5μg/mL组、10μg/m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37±0.06)%、(4.65±0.94)%、(9.33±0.70)%、(11.53±0.40)%(F=192.468,P=0.000)。RT-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NCTD对RANKL/RANK/OPG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破骨源性因子(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如OPG)的表达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NCTD对复发性GCTB中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RANKL/RANK/OPG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