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55篇
内科学   23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653篇
预防医学   273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357篇
  5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索无脂肪质量指数(FFMI)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以阐明FFMI对围手术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胸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5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并计算患者的FFMI。根据FFMI的截止点(男性<17 kg/m2,女性<15 kg/m2),将所有患者分为低FFMI组(103例)与正常FFMI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与围手术期结局。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用以确定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除体质指数外,低FFMI组与正常FFMI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肿瘤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与正常FFMI组相比,低FFMI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比21.4%,χ2=6.286, P=0.012),特别是吻合口漏(40.8%比21.4%,χ2=5.191, P=0....  相似文献   
142.
新辅助治疗可缩小恶性肿瘤、破坏恶性肿瘤细胞以及降低手术难度。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之一, 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多器官产生重要影响, 可能关系到围手术期管理决策。文章就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术前预康复策略、麻醉管理方式及要点等进行综述, 以期为此类患者临床麻醉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此外, 如何改善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预后, 确定最佳麻醉方式及药物使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2受体B1基因(IL-12RB1)突变所致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的基因资料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检测2016—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2例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患儿基因并分析结果,同时总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分别为11月龄和13月龄男性儿童,均于出生后接种卡介苗,接种后3个月出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病原学检查提示抗酸杆菌生长。均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基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2例患儿均为IL-12RB1复合杂合基因突变,分别为c.1561C>T,p.R521X;c.632G>C,p.R211P;c.339-340 del CT,p.L113Lfs*15和c.1791+2T>G。其中c.339-340 del CT,p.L113Lfs*15未见报道,是新突变。结论 对于接种卡介苗后出现感染性播散的患儿,应进行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检测,相关基因突变的识别,可为早期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郭楚鸿  吴砂  王薇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8):591-595
CD47是新型的免疫检查点分子,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结合,启动"别吃我"抑制性信号,从而使肿瘤细胞躲避巨噬细胞的吞噬,并影响特异性杀瘤性T细胞活化,介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近年来,CD47-SIRPα轴促使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及恶性进展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证实,尤其在卵巢癌的预后评估、协同高危HPV感染促进子宫颈癌变进展和子宫内膜癌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等方面意义显著。通过靶向结合于CD47或SIRPα的药物来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是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索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患者空间记忆和物体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至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按甲状腺素水平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42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16例),并按是否存在甲状腺相关抗体分为抗体阳性和抗体阴性亚组,收集患者背景资料,采用九盒迷宫实验检测空间记忆和物体记忆,以2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的空间参考(z=2.407,P=0.016)和物体再认(z=7.553,P〈0.001)错误分值和甲减患者的物体再认(z=6.221,P〈0.001)错误分值显著增高;甲亢抗体阳性者的空间参考(z=3.695,P〈0.001)、空间工作(z=2.693,P=0.007)和物体再认(z=6.415,P〈0.001)及甲减抗体阳性者的空间工作(z=2.574,P=0.010)、物体再认(z=5.655,P〈0.001)错误分值显著增加,甲亢和甲减抗体阴性者的物体再认错误分值也显著增加(z=6.699、5.422,均P〈0.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尤其是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自身免疫因素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6.
受试者分为3组:肥胖与非肥胖2型DM组各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各组年龄、性别、种族均有可比性。禁食12—14h,空腹静脉取血,测定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水平。结果:肥胖2型DM患者的MDA含量明显高于非肥胖2型DM患者,而SOD活性明显低于非肥胖2型DM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比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的氧化应激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7.
董爱梅  郭晓蕙  王薇 《山东医药》2009,49(13):31-33
目的观察自发胰岛素抵抗的OLETF大鼠肝脏脂肪酸氧化代谢的异常以及非诺贝特对其的影响。方法以8周龄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将同周龄OLETF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和治疗组[非诺贝特20ms/(kg·d)],于17周龄及30周龄分批处死动物,使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肝脏组织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MCD)、脂酰辅酶A氧化酶(AOX)mRNA的表达。结果与唧0大鼠相比,未治疗组8周龄大鼠首先出现糖负荷后2h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升高(P〈0.05),17周龄出现空腹FFA以及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升高;30周龄时肝脏组织PPAR-α、MCD、AOXmRNA表达均下调,甘油三酯含量升高(P均〈0.01)。治疗组空腹FFA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PPAR-α、MCD、AOXmRNA表达上调,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下降(P均〈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使OLETF大鼠肝脏脂肪含量下降,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FFA水平及上调肝脏组织与脂肪酸氧化相关酶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8.
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研究在多省市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的分布情况,分析正常高值血压[SBP 130~139 mm Hg及(或)DBP 85~89 mm Hg]与心血管病(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在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基础上,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78人的基线血压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CVD[包括冠心病(CHD)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占32.1%,与高血压的比例为1.2:1.0.2)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血压为对照,正常高值血压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56%(RR=1.559;95%CI 1.163,2.089);增加CHD发病危险44%(RR=1.441;95%CI 0.996,2.086);增加总的CVD发病危险52%(RR=1.522,95%CI 1.206,1.919).正常高值血压对出血性卒中的作用(RR=2.082,95%CI 1.116,3.885)大于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RR=1.474;95%CI 1.050,2.069).3)在总的CVD事件中,14.4%归因于正常高值血压;其中12.4%的CHD事件和15.2%的脑卒中事件归因于正常高值血压.结论 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比例很高.正常高值血压增加人群脑卒中和CVD发病危险.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健康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目的:了解我国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现状。方法: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4家协作医院,从2012年4月15日起,各协作医院连续入选符合标准的住院ACS病例≥90例,共收集病例3 391例。患者出院后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及预后情况。结果:(1)女性ACS患者平均年龄较男性大(66.0岁vs.60.4岁,P0.01);女性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分别为76.0%vs.65.3%,43.8%vs.35.8%,38.1%vs.32.7%,P值均0.01),女性吸烟率低于男性(5.2%vs.42.7%,P0.01)。(2)女性患者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比例低于男性(15.6%vs.29.5%,P0.01);女性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比例低于男性(42.1%vs.56.6%,P0.01)。(3)女性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低于男性,其中氯吡格雷和ACEI/ARB的使用率分别低13.0%和10.2%;二级预防药物联合使用率较男性低17.9%。(4)除阿司匹林外,女性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未使用原因主要是医生未处方(未处方率49.6%~80.4%);阿司匹林自行停药的比例占1/3。(5)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出院6个月时LDLC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与男性ACS患者比较,女性ACS患者年龄大,合并的危险因素多;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较男性低;我国住院女性ACS患者指南推荐药物的应用尚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0.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临床心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As是累及大、中动脉的慢性、进行性及全身性病变,其基本病变形式主要为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内膜纤维化和粥样斑块形成,其发生发展最终将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我国以As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将预防关口提前到As病变的亚临床阶段,是心血管病早期防治的重要体现。因颈动脉位置表浅固定,颈动脉B型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