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49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651篇
预防医学   269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356篇
  5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汇总分析近三年来226例发生不同部位脓肿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医院收治的226例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脓肿患者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特点。结果本次统计的226例诊断为不同部位脓肿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人数共计99人(占43.81%),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53人(23.45%)。发生脓肿部位有32个,发生例次居前三位的是:肝脓肿(29.20%)、肾脓肿(11.06%)、肺脓肿(10.62%)。阳性标本占比最高为血液34例(33.33%)。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28例(27.45%),肺炎克雷伯菌25例(24.51%),其中3例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均为糖尿病患者。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是肝脓肿、肾脓肿重要的独立易感因素。结论本地区近三年来发生不同部位脓肿患者存在临床特异性,以肝脓肿、肾脓肿、肺脓肿多见,糖尿病人群易感,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诊治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期表现,具有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是评价心力衰竭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此开展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预后风险预测研究,对量化疾病风险、落实分层管理、优化临床决策、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全面提升我国急性心力衰竭医疗质量至关重要。近20年来,国外学者已开发出数十个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及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我国学者也开发出了近十个基于中国人群的预测模型,但目前国内指南中尚无推荐使用的急性心力衰竭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国内外主要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和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重点概述现有模型局限性及今后发展方向,包括整合多源数据、挖掘新兴生物标志物、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优化机器学习方法、推进模型适用性调整及拓宽应用渠道等,以期为国内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和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β2糖蛋白I(β2GPI)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者100例(NC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85例(PCOS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62例(DOR组),长方案促排卵,收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血清及取卵日优势卵泡的卵泡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各组卵泡液中β2GPI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并对IVF/ICSI周期卵泡液中β2GPI水平与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以及卵成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卵泡液中β2GPI浓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C组IVF/ICSI周期中卵泡液中β2GPI的水平与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及卵成熟率均呈负相关(r=-0.279,P0.05;r=-0.243,P0.05;r=-0.711,P0.01)。结论:卵泡液中β2GPI的水平与卵巢功能无显著相关性,卵泡液中β2GPI的表达水平与IVF/ICSI周期中卵泡的发育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后行结肠镜检查中注入空气与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手术后行常规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02组和空气组(每组31例),结肠镜检查中分别注入C02、空气.记录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恢复时间及检查后不同时间的腹痛程度,比较检查前后HR、MAP、Sp0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tcC02)的变化,VAS评估检查后15 min、1h、3h、6h及24 h腹痛程度. 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和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HR、MAP、Sp02、Ptc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02组患者检查后15 min、1h、3h、6h、24 h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空气组[(21.6±9.5)分比(46.7±14.1)分、(14.4±5.4)分比(32.6±9.6)分、(9.1±3.6)分比(22.9±8.4)分、(4.3±1.1)分比(9.7±3.5)分、(2.3±1.1)分比(4.1±1.9)分](P<0.05). 结论 妇科术后患者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时注入CO2代替空气安全有效,且能减轻检查后腹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miR-1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9例胃癌根治术后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5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1),miR-153的表达量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民族、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miR-153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miR-153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测定职业性锰暴露男性工人血清、慢性锰中毒大鼠血清与脑脊液中抑制素蛋白1(PHB1)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含量,以及氯化锰(MnCl_2)处理后的Z310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GDF-15的含量,了解PHB1和GDF-15的体内外基础表达水平及MnCl_2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3类不同来源的组织/体液样本中的PHB1和GDF-15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人体血清、大鼠脑脊液和血清中GDF-15和PHB1的水平高于检出限,Z310有PHB1的基础表达,并能够合成及分泌GDF-15。人群研究显示,男性电焊工人血清中的GDF-15和PHB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MnCl_2可引起大鼠血清与脑脊液、Z310细胞裂解液与培养上清液中GDF-15的含量上升(P0.05),大鼠脑脊液和血清中的PHB1的含量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nCl_2能够改变人血清、大鼠血清和脑脊液、Z310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PHB1和GDF-15的表达水平,提示PHB1和GDF-15在鼠源性生物样本中的体内外变化具有一定的毒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对张家港市医保混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该政策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以张家港市7家公立医院的数据为依据,重点比较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服务量、患者次均费用、医保总费用、费用结构、平均住院日和医保患者个人支出比例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费用控制的效果和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医保费用控制初步效果已体现,相关指标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分级诊疗体现不明显。结论:需进一步探索复合付费方式,按国家新政策完善总额控制办法,提高总额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NCRP伤口生物动力学模型和ICRP 78号报告推荐的注入模式下伤口摄入超铀核素所致内照射剂量的差异,了解器官剂量的分布特性。方法 以241Am(M类,颗粒态)为例计算了上述两种不同模型模式下工作人员伤口摄入单位活度后所致人体各组织器官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及其在部分器官(肝、骨等)和部分生物样品(尿、粪等)中的滞留/排泄分数曲线。结果 工作人员经由伤口摄入单位活度241Am所致待积有效剂量的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相差约为18.5%;器官当量剂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骨表面,肝和红骨髓;伤口摄入单位活度241Am后全身滞留分数较高,不易排出,在骨和肝中的滞留分数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升高,而在尿、粪中的排泄分数则较低且变化较小。结论 利用现有的两种模型估算超铀核素伤口污染所致的内照射剂量尚有较大的差异,值得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摘 要 目的:考察黑膏药的不同摊涂工艺的鼻炎贴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方法: 皮肤刺激性实验采用健康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鼻炎贴Ⅰ、鼻炎贴Ⅱ、鼻炎贴Ⅲ,采用空白敷贴作为自体阴性对照,观察给药后1,24,48 ,72 h受试部位皮肤红斑、水肿反应并评分;皮肤过敏性实验采用健康豚鼠50只,随机分5组,鼻炎贴Ⅰ组、鼻炎贴Ⅱ组、鼻炎贴Ⅲ组、空白对照组(空白敷贴)、阳性对照组(1%的2,4 二硝基氯苯),给药后观察24 h及48 h的皮肤变态反应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鼻炎贴Ⅰ刺激反应平均分值不超过0.42,致敏率为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和致敏性;鼻炎贴Ⅱ刺激反应平均分值不超过0.83,致敏率为10%,与空白组比较,刺激反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反应值无差异(P>0.05),表现为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无明显致敏性;鼻炎贴Ⅲ刺激反应平均分值不超过1.17,致敏率为20%,与空白组比较,刺激反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反应值无差异(P>0.05),表现为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和轻度致敏性。结论:鼻炎贴Ⅰ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均较小,外用于皮肤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