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拟近期行外科手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围术期抗栓策略,评价其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近期接受外科手术的136例冠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抗栓治疗方案及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全部成功,外科手术期间无心绞痛发作及严重心律失常,从支架术至外科手术的时间为14~25(17.1±2.5)d.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1例胃癌根治术后2 d未用抗栓药情况下吻合口大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总病死率0.74%(1/136).结论 拟近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可降低围外科手术期MACE风险,其间用西洛他唑及低分子肝素作为短期替代抗栓策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肌桥(MB)近端并发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与单纯MB患者作对照比较,探讨MB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易患因素和影像学特点。方法:病例组选择MB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狭窄(≥70%)患者92例,均为冠脉血管前降支(LAD)病变,对照组选择同期入院有临床症状的单纯前降支MB患者100例,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58±11)岁vs.(52±10)岁]、收缩压[(158±10)mm Hg vs.(146±10)mm Hg)]和高脂血症比例(36%vs.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5.9±1.8)mmol/L vs.(4.7±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3±1.4)mmol/L vs.(3.0±1.1)mmol/L]均有显著差异。冠状动脉注入硝酸甘油后病例组MB收缩期压缩程度[(74±10)%vs.(67±9)%]高于对照组,而两组间平均MB血管长度[(27±12)mm vs.(26±10)mm]、MB血管直径[(3.1±1.1)mm vs.(3.2±0.9)mm]和MB近端距离前降支口部距离[(51±10)mm vs.(48±11)mm]没有显著差异。结论:MB近端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具有更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ATRs)在局部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细胞化学和改良Boyden'schamber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VSMC后AngII受体的表达、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并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AngII10-7mol/L可以刺激VSMC发生迁移,该作用是通过影响VSMC内应力纤维动态组装而实现的;AngII干预VSMC后可使AT1R表达上调,随着作用时间延长AT1R表达水平下降。AT1R拮抗剂可下调AT1R表达。AngII通过AT1R的介导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AT2R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通过AT1R介导来调节VSMC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其介导VSMC迁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4.
超声内镜和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和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02年7月至2004年1月对5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行术前EUS和CT及术后病理检查,将EUS和CT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EUS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4%(42/51)和88.0%(45/51);CT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2.9%(27/51)和51.0%(26/51);EUS与CT联合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6.3%(44/51)和90.2%(46/51)。(2)3种检查方式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统计结果:EUS检查T、N分期的Kappa分别为0.700(P〈0.001)和0.763(P〈0.001);CT分别为0.275(P=0.002)和0.006(P=0.964);EUS加CT则分别为0.769(P〈0.001)和0.801(P〈0.001)。(3)各组间差异的统计结果:EUS与CT比较,PT=0.001(X^2=10.079),PN〈0.001(X^2=16.730);EUS加CT与EUS比较,PT=0.586(X^2=0.297),PN=0.750(X^2=0.102)。结论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价值优于CT;EUS与CT联合应用未能显著提高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连续607例STEMI住院病人分别接受经桡动脉入路(n=273)或经股动脉入路(n=334)途径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PCI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7.07%比95.81%,P>0.05);经桡动脉入路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入路组。结论:行PCI治疗的STEMI病人经桡动脉入路途径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经股动脉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清瘟冲剂是按照周仲瑛教授的处方研制的一种新的中成药。临床上用来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腮腺炎、乙型脑炎、重症感冒等多种急性病毒感染,收到良好疗效。本文报告该药与抗病毒有关的药理学研究。1 实验材料1.1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A—2株(IVA—2)由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仙台病毒(SV)由江苏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为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保存病毒。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p21基因在gax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gax)常规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和p21表达的变化;应用RT—PCR检测p21 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观察gax基因表达增强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①AdCMV—gax转染前,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下调gax蛋白的表达,AdCMV—gax转染后,无论有无PDGF—BB刺激,VSMC中gax蛋白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②AdCMV—gax转染使VSMC的p21表达比未转染组显著增高。③AdCMV—gax转染使VSMC的^3H-TdR掺入量均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结论:gax基因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与其增强p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张强  王耿  吴昕 《陕西中医》2002,23(10):892-893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自拟清淋祛浊汤内服 (败酱草、蒲公英、车前草、红花、萆、石菖蒲等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68例。结果 :总有效率 88.2 %。提示 :本方有清热利湿通淋 ,滋肾泄火 ,活血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29.
对抽样所得的55岁以上居民643例,包括符合 DSM-Ⅲ(美国诊断统计手册第Ⅲ版)标准的痴呆133例,用 Pfeffer 量表评定其社会功能。发现其10个单项在痴呆组和非痴呆组中有明显差异(P<0.0001);其总分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视力、运动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影响较大,而受听力及躯体疾病的影响甚微。该量表也有较好的平行效度。将其总分的分界值定为4分,则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均较理想。故确是一简便有效的工具,且有可能为痴呆的早期发现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0.
脾虚小鼠模型及健脾中药治疗的形态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饮食失节型脾虚小鼠模型及用四君子汤和祁白术对其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进行全身各系统的形态学观察比较,结果:脾虚组具有以消化系统为主的特定病变,其他系统也有涉及,以呼吸、生殖、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影响较大,四君子汤和祁白术对此脾虚证有显著的促复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