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酯(L-NAME)对小鼠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PMSG 8IU,取其双侧卵巢,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法,分为L-NAME组、SNP+dbc AMP+L-NAME组、P+dbc AMP+SNP+L-NAME组,在倒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率及第一极体(PB1)排出率。结果 SNP+dbc AMP组的GVBD率与PB1率分别为(52.5±0.4与32.5±0.1)显著高于dbc AMP组的(28.0±0.2与11.1±0.7)(P0.05)。P+dbc AMP+SNP+L-NAME组的GVBD率与PB1率分别为(62.8±0.3与20±1.4)显著低于P+dbc AMP+SNP组的(90.1±1.3与66.6±0.9),GVBD率与PB1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L-NAME与二丁酰环腺苷酸(dbc AMP)抑制小鼠卵母细胞成熟时,小剂量NO呈现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孕酮(P)存在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2.
43.
类器官(organoids)来源于自体的组织及干细胞,是通过体外3D培养后形成的细胞团块,这种团块具有原始组织及器官的三维结构,并保留了相对应的功能和遗传特征。由于其具有模拟特定机体器官的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潜能,这一模型在多种药物的筛选和分子机制研究中拥有更多的优势。近年来,已有实验表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3D培养及成骨分化可以形成骨的类器官,并可以植入机体发挥特定的作用。这种骨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为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研究提供更多方法,还在骨组织移植及修复等组织工程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MSCs成骨分化的类器官相关3D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BMSCs成骨分化的类器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4.
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社区康复和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转变康复观念、矫正不良行为、调整影响因素、提供康复服务方面,综述了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社区康复的现状,并对脑卒中的预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顽固性呃逆是脑干血管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但西医治疗多效果不佳.笔者应用中药平肝降逆止呃汤治疗本病45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根据中医脾胃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消化道溃疡。临床应用疏肝健脾法与西药法莫替丁胶囊比较蛄果,治疗组在溃疡愈合方面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1)。疼痛缓解方面,治疗组为(2.5±2.6)d,对照组为(7.6±5.4)d(P<0.01).疏肝健脾对中医辩证肝脾不和型和脾气犯胃型溃疡,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分析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血清促酰化蛋白水平(ASP)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观察组,予以rhGH治疗,并选取同期体检无异常的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身高、体重和生长速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清ASP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析治疗前后其水平变化及与rhGH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生长速率、血清ASP、IGF-1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t值分别为5.901、34.128、15.076、11.790,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患儿身高、血清ASP、IGF-1水平均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958、102.747、320.636,P<0.05);治疗6个月后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增长和生长速率均高于治疗3个月(t值分别为26.320、4.019,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板蓝根、连翘、黄芩、蒲公英单独使用和与头孢哌酮-舒巴坦(SCF)联合应用对广泛耐药(XDR)鲍曼不动杆菌(AB)的抑菌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0株XDR-AB非重复临床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板蓝根、连翘、黄芩、蒲公英单用和与SCF联用对30株XDR-A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4种中药与SCF联用的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比较4种中药作用于XDR-AB后菌液K+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结果 4种中药均有一定抑菌作用,其中连翘和黄芩MIC较低。板蓝根与SCF联用效果较好,以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为主。连翘、黄芩与SCF联用多表现为拮抗作用(FIC指数>2)。4种中药作用于XDR-AB后,菌液K+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翘、黄芩作用于XDR-AB后,菌液ALP活性增强(P<0.05);板蓝根、蒲公英作用于XDR-AB前后菌液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翘和黄芩单独使用的抑菌效果较好,板蓝根与SC...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陕西省富县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 为巩固大骨节病防控成果及治疗现症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1954-2022年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分别来自陕西省富县地方病防治所和富县人民医院。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了解通过易地搬迁、换粮、改水、退耕还林等综合措施, 富县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结果 1954年, 富县共有6个大骨节病病区乡、127个病区村, 总人口数为78 781人, X线检查共检出大骨节病患者16 327例, 检出率为20.72%。其中有X线改变的无临床症状者5 434例, 现症患者中临床Ⅰ度5 850例、Ⅱ度3 725例、Ⅲ度1 318例。1975年, 对全县进行第一次大骨节病普查, 普查人数为101 341人, X线检查共检出大骨节病患者9 575例, 检出率为9.45%, 其中无临床症状者3 247例, 现症患者中临床Ⅰ度3 704例、Ⅱ度2 006例、Ⅲ度618例。大骨节病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 占93.92%(8 993/9 575)。1997年, 对15个乡镇的342所学校的27 320名7~16岁未成年人进行X线检查, 发现有X线改变的无临床症状者169例, ...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巴戟天萃取物(MO)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睾丸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X+NS组、CTX+MO不同剂量组。以环磷酰胺构建大鼠睾丸损伤动物模型;巴戟天水提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取水层成分给予每组治疗组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睾丸微细结构,比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光镜下观察可见CTX+NS组明显病理改变,各治疗组的睾丸生精小管的结构明显改善,FSHR mRNA和FSH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TX+N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戟天萃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睾丸损伤模型大鼠具有修复作用,可能与巴戟天萃取物能促进睾丸FSHR高表达有关,并以30g·kg~(-1)·d~(-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