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自发缓解的情况较少。近来我们参照Matsumura的方法应用小剂量α干扰素(下称IFN)观察7例(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现将结果报告于下。部份纯化全血细胞干扰素,系用献血者的全血细胞以新城鸡瘟病毒诱生IFN,粗制IF经用硫氰酸钾沉淀低温乙醇提取法进行浓缩纯化,比活性5.8×10~6。  相似文献   
62.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糖蛋白。为了研究肝病与CEA的关系,我们对11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进行CEA的检测,现将结果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63.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中心开放性研究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69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为符合DSM—Ⅳ及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3例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为30.9±8.6岁。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为4.8±1.2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及8周分别评定PANSS及CGI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及8周评定ESRS量表。结果 利培酮总有效率为74.6%,显效率为17.4%。PANSS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利培酮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利培酮较安全,常见副反应有锥外系副反应(22.5%~15.0%)及失眠(21.6%),而窦性心动过速、ALT(或AST)升高、焦虑、流涎、头昏、头痛等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安全性高。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有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病史眼的血-房水屏障状态及其血-房水屏障破坏与后房型人工晶体(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lens,PcIOL)前纤维蛋白膜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1例白内障患者(病例组20只眼;对照组11只眼)白内障摘除联合PcIOL植入术前房水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蛋白含量,随访PcIOL植入眼术后前纤维蛋白膜形成的情况.分析房水PGE2和蛋白含量与前膜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23只PcIOL植入眼中,病例组术后有5只眼出现前膜(5/13),对照组无1例出现前膜(0/10).前膜发生眼术前房水PGE2及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膜生成眼.病例组术前PGE2和蛋白含量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和无膜生成眼.结论有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病史眼术前存在的血-房水屏障破坏与PcIOL前纤维蛋白膜生成有关.手术前后给予适量的抗前列腺素药物或皮质类固醇,将有利于防止前膜的生成或降低前膜生成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静态行为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85名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进行《儿童休闲活动调查问卷》调查。  结果  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1周静态行为时间为394.46 min/d,其中学习日(周一至周五)静态行为时间为378.00 min/d,休息日(周六与周日)静态行为时间为388.80 mi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5)。80.4%(229名)的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每日静态行为时间超过2 h。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1周静态行为时间与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呈负相关(r=-0.16,P<0.05)。  结论  济南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静态行为现况不容乐观,静态行为时间较长,应基于其静态行为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健康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平喘汤联合西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0例),益气活血化瘀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①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标中总体健康(90.45±6.17)分提高的程度高于对照组(80.12±4.5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益气活血化痰平喘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方法:小儿呼吸内科实习生72例,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成绩以及对带教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成绩分别为97.25±1.02分,96.75±1.56分和95.88±2.14分,高于对照组的90.16±1.27分,88.57±2.01分和87.69±4.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认可度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用于小儿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可提升实习生考核成绩和对带教的认可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1型糖尿病患者从儿科向成人医疗过渡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过渡期医疗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及数据库中与1型糖尿病患者医疗过渡管理有关的文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手册、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提取的证据进行证据分级。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从一般原则、过渡准备、护理转移以及融入成人医疗4个方面总结出22条最佳证据。 结论 儿科和成人医疗服务提供者需对医疗过渡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便制订符合个体情况的过渡医疗护理方案,促进患者从儿科向成人医疗过渡,改善其过渡体验和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69.
王美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78-179
目的:探讨脉冲式冲管方法在降低鼻胃管堵塞的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入住ICU且使用鼻胃管的48例危重症患者分作为试验组,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入住ICU且使用鼻胃管的48例危重症患者分作为对照组。管饲后分别采用改良脉冲式法及传统方法冲洗管道。比较两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堵管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营养失调、血糖升高、误吸反流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脉冲式推注法冲管能有效预防鼻胃管堵塞,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经皮给药多功能肺炎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玲  王美娟  陈霞 《现代康复》1999,3(3):368-368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疾病,病程长、转重快。输液治疗血管较细,口服给药不易合作。持续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及毒副作用,效果较差。经皮肤给药多功能肺炎治疗使治疗小儿肺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