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PB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RCP组(n=30)和外科手术组(n=30)。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和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ERCP依据日本胰胆功能障碍研究小组(Japanese study group on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JSGPM)-PBM分型标准,以A型(10例,33.3%)、B型(10例,33.3%)为主,而外科手术组以C型(11例,36.7%)、D型(14例,46.7%)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ERCP组与外科手术组的...  相似文献   
92.
1病例资料男,60岁。因间断性恶心、呕吐10年,加重8个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当地医院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并出现厌食症状,持续数月后上述症状消失,10年来上述症状发作5次,每次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症状逐渐加重,1年前入住当地省人民医院,查脑电图正常,头颅CT扫描示右侧侧脑室旁腔隙性梗死灶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遂转入当地省级精神病医院,行神经系统体检未见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在精神病院治疗4个月无好转,症状逐渐加重,入我院。查体:极度消瘦,表情淡漠,剑突下压痛,步态不稳,余无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93.
胶囊内镜检查后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6岁男性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后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胃镜检查提示贲门黏膜撕裂,给予抗休克和三腔双囊管压迫等治疗措施后出血停止。胶囊内镜在胃内滞留诱发患者呕吐,剧烈的呕吐导致贲门黏膜撕裂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因此对于胶囊内镜滞留胃内的患者要警惕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口腔异味感(俗称口臭)的病因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我院消化科(无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的353例患者,首先进行口臭测试,根据有无口臭分为口臭组和无口臭组,所有病例均行13C呼气试验,观察各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同时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观察口臭的发生率。结果353例患者中,口臭组166例,占47.03%,其中胃幽门螺杆菌阳性109例(65.66%);无口臭组187例,占52.97%,其中胃幽门螺杆菌阳性68例(36.3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9,P0.001),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两者间相关系数r=0.29。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177例,感染率为50.14%,其中口臭134例,占75.71%;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176例,其中口臭32例,占18.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2,P0.00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发生率两者间相关系数r=0.58。结论口臭的病因可能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大的相关性,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可能是导致口臭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5.
最近研究已证实许多肿瘤中存在线粒体突变,如点突变、大片段缺失以及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微卫星不稳定性,而正常组织中却未发现。目前尚不能证明线粒体突变是肿瘤形成的惟一原因,但其在细胞凋亡和活性氧簇引起的DNA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线粒体突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就线粒体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ronkhite Canada综合征(Cronkhite Canada syndrome,CC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诊断为CCS的4例患者的病例特征。结果 CCS患者常存在典型的消化道症状(腹泻、腹痛、味觉减退等)和外胚层病变[脱发、色素沉着、指(趾)甲营养不良],易合并便潜血阳性,低蛋白、低钾、低钙血症等;消化道息肉以胃、结肠最常见,病理多表现为管状腺瘤、炎性息肉。3例患者予塞来昔布治疗有效,1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CCS血清Ig G4阴性患者可考虑塞来昔布治疗,推荐剂量400 mg/d。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的消化道大出血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别观察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结果急诊内镜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者7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Dieulafoy病4例.内镜下给予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随即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3例急诊内镜检查后初步确定为小肠出血,随后选择性动脉造影证实而转外科择期手术。术后证实其中2例为小肠憩室,1例为小肠间质瘤;另2例无法完善内镜检查,行血管造影栓塞止血后,内镜进一步诊治,其中1例为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综合征,1例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底部深溃疡。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典型造影剂溢出征9例。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间接征象3例。本组12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检查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并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消化道大出血,协同互补,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亦能为手术做好定位准备。  相似文献   
98.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殖、存活和种群繁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郑州地区自然界中华按蚊生殖、存活和种群变动规律,获取各项参数值以制定经济有效的防疟措施。方法:以实验研究为基础,以郑州郊区祭城乡西湖庄村的池塘和稻田为实验区,对中华按蚊的生殖、存活及数量变动进行观察。结果:获得自然界中华按蚊的参数值如下:生殖营养周期为2~3.375 d,平均为2.5 d;每d有两次产卵高峰,分别为黎明和夜晚活动高峰后;最大产卵数为400个/粒,最小产卵数为4个/粒;7月份和8月份每只雌蚊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6/次和73/次,平均成蚊前期历期分别为14.166 7 d和13.316 7 d,平均成蚊寿命分别为3.929 3 d和6.234 4 d;从羽化到吸血的平均时间为1.007 8 d;只有0.7%的雌蚊寿命超过12 d。结论:中华按蚊具有极大的疟疾传播能力,在每年7月份和8月份各出现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9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检测Hp对这些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检测粪便Hp抗原(Hp stool antigen,HpSA)[1,2].目前,关于HpSA的检测国内已有报道[3~5],按照2003年在安徽桐城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全国Hp共识会议提出的新的Hp共识意见,HpSA检测已确定为临床诊断标准之一 [6].本文旨在回顾性观察HpSA免疫快检卡检测不同的消化疾病患者HpSA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王继恒  韩英 《胃肠病学》2006,11(3):185-186
18世纪初.van Leeuwenhoek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人类粪便,发现了大量肠道细菌,从此开始了肠道细菌的研究。1885年Pasteur提出了“高级动物如果肠道内没有细菌则无法生存”的学说。迄今为止,肠道细菌学仍是一个值得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领域。健康成人空腹时.小肠上部细菌数量较少,越接近远端小肠,细菌种类(如乳酸杆菌、葡萄球菌、双歧杆菌等)和数量越多。据微生物学家估计,肠道细菌种类约2700种,而目前能分离培养的仅约500种,也就是说肠道菌群的组成远比目前所知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