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家庭干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农村首发病人的主要亲属(A组)进行住院8周的积极家庭干预及出院后维持干预,并与50例条件相仿的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要亲属(B组)对照,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病人入院时,入院第4和第8周末,出院后每隔1~3月随诊时分别评定其同一主要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A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明显好于B组,多在入院4周时即显示较好效果。随访期间复发病人亲属的SCL90增分A组显著少于B组(P<001),家庭干预对亲属为女性,受教育高者效果好。结论: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干预联合治疗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口服氯氮平所致肥胖(体质量指数>25)的1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组(Met组,69例)和生活方式干预组(TLC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Met组加服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观察期限为6个月.于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测量患者的血压、体质量、腰围,并进行一系列血清学检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INS),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结果 (1)入组时两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组除总胆固醇、舒张压和HDL-C外,其余各指标治疗6个月末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组治疗6个月末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 h血糖、2 h胰岛素、HOMA-IR、TG、ALT与同期TL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LC组治疗6个月末除舒张压、总胆固醇、HDL-C外,其余各指标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为轻度恶心:Met组5例、TLC组4例;食欲不振:Met组3例、TLC组3例;乏力:Met组2例、TLC组2例;腹痛:Met组2例、TLC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均具有较好效果,但以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效果更好.提示二甲双胍治疗氯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安全且有良好的独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药物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 100×109/L)[1].常见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肝素、奎宁、奎尼丁、阿昔单抗、金盐、利奈唑胺、利福平、磺胺类、卡马西平、丙戊酸、西咪替丁、对乙酰氨基酚、氯噻嗪、氯霉素、氟达拉滨、奥沙利铂、环孢素、利妥昔单抗、硫酸鱼精蛋白等[2].文献报道,在抗抑郁药物中,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中的舍曲林、西酞普兰、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和5-羟色胺1,5-羟色胺2受体拮抗剂米安色林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NaSSA)米氮平[3,4].而由艾司西酞普兰引起者非常罕见,现将我们所遇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农村患者自知力的影响,寻求适合农村家庭干预的方法。方法:对符合CCMD-2标准的实施开放管理的50例农村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A组),进行为期8周的家庭干预,并与采取传统治疗的50例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B组)对照,用ITAQ、BPRS量表评定自知力及精神症状的变化。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TAQ、BPR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以A组减分更显著(t=4.69,P<001;t=2.29,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对自知力恢复较传统治疗具较好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5.
卒中后躁狂与早发躁狂、晚发躁狂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卒中后躁狂与早发躁狂、晚发躁狂的临床异同,进行以下研究。1-对象和方法:(1)卒中组:25例。为1986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本院首次住院的卒中后躁狂患者。年龄46~76岁,平均(55±12)岁;卒中年龄46~74岁,平均(54±12)岁;至躁狂症状出现间隔80天至6年,中位数为7个月。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及躁狂发作诊断标准,卒中经CT或MRI证实,意识清晰,处于恢复期无明显失语,既往无精神疾病史。(2)早发躁…  相似文献   
46.
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的差异。方法以52例前者与52例后者作对照比较。结果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出现于癫痫发作91年之后,与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其精神症状出现年龄较大,发病多无诱因,急性、亚急性起病较多,病前性格多为外向,思维粘滞、病理性赘述、幻听、易激惹的出现率较高,其抗精神病药物用量较低,疗效与精神分裂症组无差异。结论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7.
中药急性子油类成分分析及毒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破血软坚,消积的功效,临床上用于瘕痞块,经闭,噎膈等[1]。笔者首次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中药急性子中提取脂肪油及挥发油成分,将提取物甲酯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这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另外,急性子辛,温,有小毒[1],笔者认为急性子的毒性可能和其脂溶性成分有关,因此又对提取的急性子油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相仿的药物治疗,其中健康教育组亲属同时接受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否.于入组时、随访半年、1年、3年、5年、10年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定病情、社会功能及家庭环境变化,并统计复发情况.结果入组时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比较,BPRS、SDSS、FES-CV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半年时,健康教育组BPR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ES-CV中亲密性、文化性、娱乐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表达、矛盾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持续至随访结束.且随访结束时健康教育组复发人次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使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降低,社会功能残疾程度减轻,家庭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49.
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AS)、应付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8名研究组和70名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1);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质、神经质、掩饰倾向明显,缺乏社会支持,面对压力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0.
早在1913年,H·Jackson首先提出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一词,前者指异常功能的存在,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后者指正常功能的缺乏,如情感迟钝、思维贫乏等。Ey首先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的划分。80年代初,Grow明确指出阳性和阴性症状代表精神分裂症的两个亚型,并把阳性症状群称精神分裂症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