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24小时QT变异度减低与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冠心病心肌梗死(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易导致心源性猝死(SCD),而心室复极延长可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新近研究显示QT间期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每日自发性波动范围较大[1]。据此推测QT间期在24小时中每小时均值的标准差———即QT变异度(Q...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为了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 O) 在糖尿病人及血管并发症中的变化。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74 例糖尿病病人和30 例正常人血浆 N O 水平,同时测定甲襞微循环血流及经颅多普勒血流。结果 (1) 糖尿病组血浆 N O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 268 .67 ±783 .03)ng/ml 对(2 923 .00 ±544 .91)ng/ ml, P< 0 .01〕;伴血管并发症的病人较无并发症的病人血浆 N O 水平亦有减低〔(2 101 .04 ±780 .08)ng/ ml 对(2 767 .55 ±590 .15)ng/ml, P<0 .01〕,随着血管并发症的增多,血浆 N O 的水平也随之降低。(2) 甲襞微循环总积分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增高( P< 0 .01) ;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P< 0 .01) 、颅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 或 P< 0 .01) 。(3) 糖尿病病人血浆 N O 与微循环血流速度呈直线正相关(r = 0 .30 , P< 0 .01) , N O 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 r= - 0 .75 ,r = - 0 .89 ,r = - 0 .89 , P< 0 .01) 。结论 说明 N O 在 D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血管成行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30只兔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n= 12)、损伤+ 药物治疗组(简称药物治疗组,n= 12)和假手术组(n= 6),术后14 天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药物治疗组右颈总动脉内膜平均厚度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35.81±16.13 μm vs 72.14±14.66μm ,P< 0.01);药物治疗组右颈总动脉狭窄度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21.74% ±8.99% vs 53.68% ±15.57% ,P< 0.01);药物治疗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0.230±0.047 vs 0.429±0.055,P< 0.01)。结论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特异抑制剂多粘菌素B联用Ca2+ 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能有效抑制受损血管内膜增生,对预防再狭窄可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糖尿病并发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糖尿病(DM)并发肿瘤患者3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和实验室资料 38例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35~73岁,平均(51.21±5.27)岁。DM诊断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Ⅰ型DM 3例,Ⅱ型DM 35例。其中35例检测了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血小板粘附率为76%~94%,平均88%(正常值为55%~65%)。血小板聚集率二磷酸腺苷(ADP)浓度为0.064~0.0128μg/ml聚集(正常值为0.32~1000μg/ml聚集)。全部病例均测定了血常规,其中29例显示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均正常,眼底镜检查36例有眼底微血管病变,35例血流变测定显示有微循环异常。  相似文献   
75.
76.
骨代谢是指骨中的细胞不停地进行细胞代谢,不仅骨组织的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骨髓中的红细胞生成细胞、基质细胞也存在相互用以进行骨的改建和重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1)是由肠道 L 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等作用。但是,内源性GLP 1半衰期短,分泌后很快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于是人们研制出一种GLP 1的拟似物-GLP 1受体激动剂,它既保留了与GLP 1相同的生物活性,又抵抗了DPP4的降解,同时又具有减重及心血管保护作用等优越性。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观察到,GLP 1 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对GLP 1调节骨代谢的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7.
肝脂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脂酶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能水解各种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血浆中肝脂酶活性增高,可使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水平增高,同时动脉壁内肝脂酶的表达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肝细胞膜上的肝脂酶作为配体能与多种脂蛋白结合,表现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肝脂酶基因变异是影响肝脂酶合成、活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管病变及肾间质纤维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其中 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即小管上皮 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 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相平行。这个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生发展机制涉及许 多方面。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中内皮素-1(ET-1)浓度随静息心率(RHR)的变化情况,推测RHR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联性。方法将18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按RHR不同分为3组,即RHR1组(55/min≤RHR≤70/min)、RHR2组(71/min≤RHR≤80/min)、RHR3组(81/min≤RHR≤100/min)。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浓度,同时生化检测血浆中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生化指标。结果随RHR的加快,收缩压(SBP)、ET-1浓度逐渐升高(P<0.05或P<0.01),Ccr逐渐下降(P<0.05或P<0.01)。SBP、ET-1及Ccr与RHR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0.605、-0.347。结论 RHR与血管内皮损伤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0.
正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临床路径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可以建立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可实际操作的大概框架。是大部份病人某一时期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法。它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疾病诊治计划,在病人住院后每天依照临床路径的提示治疗病人,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