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476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5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正>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社区护理可以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讲座、发放健康资料、饮食、运动疗法、药物、情志和定期血糖监测,使患者提高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1,2],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方法1.1对社区居民建立档案:记录居民信息,为每位居民发放联系卡  相似文献   
52.
中心输液厅是门诊患者接受输液治疗的重要场所,每天有大量流动患者,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通过完善并加强护理流程,明确各班职责,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即满足了患者对输液安全的需求,又提高了对护士们的信任度,同时增强了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就中心输液厅无缝护理流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及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机械通气(MV)危重病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MV并监测IAP的危重病患者28例,观察患者在30°卧位及平卧位时PEEP 0、3、6、9、12和15 cm H2O(1 cm H2O =0.098 kPa)条件下IA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相同PEEP条件下,30°卧位IAP和SpO2分别为( 15.0±3.2) cm H2O、0.96±0.05,与平卧位的(12.0±3.1) cm H2O、0.94±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两种体位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位由30°卧位调至平卧位及固定体位脱机时,IAP随PEEP水平升高而递增,至PEEP 15 cm H2O时[(17.9±3.8)cm H2O]明显高于其他PEEP水平时(P<0.05);脱机时SPO2(0.93±0.05)明显低于不同PEEP水平时(P<0.05).不同PEEP水平和脱机条件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改变对MV患者的IAP有明显影响,随PEEP水平增加,IAP逐渐增加;改变体位与脱机均会使患者缺氧加重,维持患者原体位及PEEP水平而测量IAP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疑阳性结果,对于临床不典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对8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疑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基础肺功能正常且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疑阳性的慢性咳嗽患者,按照哮喘正规治疗13天后,68例(82.9%)支气管激发试验转为阴性,14例仍为可疑阳性患者的FEV1下降率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小。结论:对于临床不典型且基础肺功能正常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疑阳性,为支气管哮喘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据,有助于提高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在社区居民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招募2个社区各30名居民,按照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时间相同方法的现场心肺复苏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定期远程培训,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技能。[结果]经第2次、第3次现场培训后观察组居民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未行现场培训直接进行考核对比,观察组(第4次)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和使用能提高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同时能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运用Power PICC为大面积烧伤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为抢救、输液和监测提供保障。 方法:患者入院后由于抗休克需要先采用股静脉置管,5-7天后采用B超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ower PICC置管。患者在出现高热,或出院前拔管,同时进行血培养和导管培养。 结果: 平均留置时间31.75±13.99天,创面上或距创面边缘<5cm部位穿刺8例(占28.57%),正常皮肤上穿刺20例(占71.43%)。4例发生高热占14.29%,血培养阳性3例占10.71%,在正常皮肤上穿刺和创面上或距创面边缘<5cm部位穿刺血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导管培养均阴性。 结论:Power PICC导管,亦可为病人建立了有效的急救静脉通道,且输注速度快,并可直接在导管中采血,还可用作CVP监测等优点。一般穿刺时机的选择烧伤液体复苏后或大手术后,作为CVC的替代静脉通路。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一般可以选择愈合后的皮肤或植皮术后愈合的皮肤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57.
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判断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验证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对40例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患者同时进行血清Cystatin C浓度和^99mTc-DTPA清除率的测定,以^99mTc-DTPA清除率为标准方法,对两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Cystatin C与^99mTc-DTPA清除率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是一种敏感,准确,并可快速反映GFR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甲状腺素(T4)第三次免疫测定用国家标准品。方法和结果:精确称取高纯T4原料,用含1.0%BSA的0.02MPBS缓冲液配制成2000ng/ml溶液,经无菌过滤处理后,分装、冻干制成候选品。以T4第二次国家标准品(150551-0004)为对照品,经协作标定,候选品中T4免疫活性为940ng/支。结论:候选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T4第三次免疫测定用国家标准品使用。本标准品的建立,为T4免疫测定用试剂盒的标准化提供定量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的时空分布规律,优化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7-2019年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每年不同月份、不同工作日、不同时间段及省内外就诊辐射特点进行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患者就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节假日的日均就诊量最高,就诊患者大部分集中在1-4月和9-12月,9∶00和20∶00是全天就诊的2个高峰时间点。空间上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中心就诊患者呈中心辐射状分布,人群主要为湖北省内患者为主,省内集中在武汉、黄冈、孝感等城市;省外以河南居首,其次为江西、湖南、浙江。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时空分布规律,科学合理地配置及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以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中对肝损伤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构建FHF小鼠模型,采用ELtSA方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及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iNOSmRNA,在小鼠用药后不同时期动态观察TNF-α、NO及肝损伤的变化,并对模型鼠分别给予TNF-α单抗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MMA,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在FHF小鼠中,用药后2~4h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显著增加(0.91±0.75→0.82±0.08,P<O.01),伴血清TNF-α水平升高,给予TNF-α单抗后可阻断LPSD-GalN介导的肝损伤,用药后4~8 h肝组织iNOSmRNA表达及血清NO水平亦显著升高(0.87±0.08→0.85±0.08,P<0.01),给予L-NMMA后使肝损伤反而加重.FHF小鼠用药后8~12 h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ALT明显异常,肝组织切片可见肝组织大块状出血和坏死. 结论:在LPS/D-GalN所致的FHF中,TNF-α的产生与肝损伤成正相关,而NO在此模型中似有保肝和肝损伤的双重作用,TNF-α和NO在FHF模型鼠的肝损伤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