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定喘颗粒对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豚鼠急性哮喘模型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OVA溶液并进行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硫酸特布他林组、喘嗽宁片组、定喘颗粒低剂量组、定喘颗粒中剂量组、定喘颗粒高剂量组,并从未处理豚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在给药2周后通过OVA喷雾进行刺激,检测模型组及各给药组中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豚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并借助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液检测全血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的数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豚鼠肺部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并评估。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炎症相关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指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尤其是硫酸特布他林片组,以及定喘颗粒高...  相似文献   
142.
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好的组织迁移能力和肿瘤靶向性。MSCs用于抗肿瘤治疗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MSCs可以作为细胞载体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通过促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等方式促进肿瘤的恶性行为。该文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3.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为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同时也是影响预后及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数目较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明显升高,表明血小板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血小板在肿瘤血行转移的过程中能够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瘤栓,逃避免疫监视,进而促进了肿瘤的转移。近年来,临床上已经开展了针对血小板治疗肿瘤转移的研究,同时,血小板促进肿瘤转移的相关作用机制也逐步地被揭示。该文对近年来血小板介导肿瘤血行转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临床针对血小板治疗肿瘤转移的策略,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及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维持肝脏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肝脏通过门静脉与肠道紧密联系,而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转移到肝脏,能够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随着近年来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在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断有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可能是慢性肝病潜在的治疗靶点。该文总结了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旨在为临床慢性肝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5.
肝纤维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的病理性血管生成与重构,阻碍了肝纤维化的逆转与恢复。血管生成及其信号调控系统已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标,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已显示出较好的抗肝纤维化疗效。肝星状细胞是肝脏中的周细胞,可以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瘦素、血管生成素-1等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多途径地促进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该文对近年来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纤维化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可以为抗肝纤维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46.
中药及其组分配伍的整合作用研究实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明确中药(方剂)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但几十年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仍没有被阐明。原因一,中药的靶点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病的靶点,而是证的靶点。证强调疾病表型之间的关联,故中药的靶点是联系的靶点,组合的靶点;原因二,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是一种有效单体,而是多种成分的有效组方。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是有规律和规则的,相应的中药不是孤立地作用于病的靶点而是系统地作用于证的靶点。西医有可以治疗该疾病相应靶点的药物,那么中医就有该证相应组合靶点的复方。目前认为,中药配伍的意义在于通过由特定活性物质群介导的多靶点、多途径整合作用发挥方证对应的终末效应。同时将中药配伍筛选为有效组分配伍,利用有效组分配伍阐明中药整合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普遍研究模式。而在传统的实验药理上,融合数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定量药理学、逆向药理学、多向药理或网络药理学有助于理解中医药在治疗复杂性疾病中体现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7.
肝细胞凋亡在肝纤维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许多促细胞凋亡信号作用于线粒体,能够改变线粒体通透性,继而导致其蛋白释放入胞质,由此构成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从抗氧化、稳定线粒体膜流动性、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及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等方面发挥线粒体保护作用,从而减少肝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现就肝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及中药保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干预机制.方法 以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Ⅰ型前胶原(α1I胶原)和纤黏蛋白的表达,以及对调控细胞外基质降解平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与其组织抑制剂(TIMP-1)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可显著下调α-SMA、α1I胶原和纤黏蛋白的蛋白与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表达下调和MMP-2的表达上调.结论 姜黄素能够抑制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合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增加,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进而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对最为重要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因子和缩血管因子,它们的平衡在血管损伤性疾病中的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和内皮素轴为靶点的药物如硝酸酯类和波生坦(Bosentan)已在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广泛使用,在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进程中的良好治疗作用成为新的领域值得期待,对于两者的平衡及其交互通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该文着重论述最近有关ET和NO平衡及其药物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之间收治并定期随访至2010年6月的LEEP 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7 d手术,手术时间为5~1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8 mL,术中无明显不适。术前术后宫颈环切组织病检结果比较,与病理分级一致者35例(62.5%),级别下降者16例(28.6%),术后病理级别上升5例(8.9%)。51例治愈(92.7%51/55),2例病变残留(3.6%2/55),2例术后复发(3.6%2/55)。1例因宫颈浸润癌行根治术。结论:LEEP术是诊治CIN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且病变残留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