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8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76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89篇 |
内科学 | 104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135篇 |
外科学 | 133篇 |
综合类 | 396篇 |
预防医学 | 206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165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27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2009年5月,我国出现了第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后全国各地均陆续出现确诊病例,且10月份后各地甲型H1Nl流感病例激增.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要从临床角度加深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认识,以期达到提高治愈率、尽可能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我院2009年11~12月收治了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对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42.
943.
消脱止-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脱止-M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临床研究,对18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口服消脱止-M,连续服用60d。4片/次,3次/d。儿童患者用量减半。观察服药后30d和60d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口服消脱止-M,能够明显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P0.001),明显加快患肢溃疡的愈合速度(P0.001)。用药60d时,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未出现需要减量或停药的不良反应。结论:消脱止-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AVG)对静脉桥血管结构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cuff法构建颈AVG模型,对照组仅模拟手术环境,切开和缝合皮肤、分离动静脉,未进行AVG。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出静脉桥及对照组颈静脉,进行形态学分析,研究桥血管内膜和中膜的增生变化。结果 2组模型均无动物死亡。4周时实验组1只闭塞,通畅率93.3%。实验组1、2、4周时内膜及中膜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或〈0.01)。结论 AVG使静脉桥血管内膜及中膜增生,加快了静脉桥血管的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945.
946.
2006年下半年苏州市戒毒人员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苏州市戒毒所2006年下半年新入所戒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4名戒毒人员中,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2.4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感染阳性率为3.44%,丙型肝炎(丙肝)感染阳性率为21.05%.12名HIV感染者均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注射吸毒人员的丙肝感染率49.3%万,显著高于非注射吸毒人员的丙肝感染率5.92%(x2=126.31,P<0.005).共用过注射器或针头人员占静脉吸毒人员的61.27%.戒毒人员中4.25%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只有14.29%每次都用安全套.结论 苏州市吸毒人群中HIV、丙肝病毒(HCV)感染率居于全国平均水平,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由吸毒人员向其他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47.
94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胰腺癌胰周血管受侵的价值.方法 对49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三维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对胰周主要血管进行成像.结果 49例患者中胰头、胰颈部癌33例,钩突癌8例,胰体癌5例,胰尾癌2例,全胰腺癌1例.胰周主要血管受侵包括腹腔干3 例,肝总动脉7例,肠系膜上动脉6例,脾动脉8例,门静脉16例,肠系膜上静脉24例, 脾静脉11例, 下腔静脉2例.MSCTA判断血管受侵准确率为87.75%,敏感度为88.57%,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93.94%,阴性预测值为75.00%.结论 MSCTA能直观准确地显示胰腺癌对胰周血管的侵犯,术前MSCT多期增强扫描判断胰腺癌的胰周血管是否受侵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应用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对于低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HD)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6例血清全段iPTH水平低于100pg/ml的HD患者,应用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同时停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12个月,比较观察前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iPTH的变化。结果应用低钙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血钙显著下降[(2.63±0.29)mmol/Lvs(2.38±0.13)mmol/L,P<0.05],此后保持稳定,不再继续下降。血磷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钙磷乘积在进入观察后3个月时已有显著下降[(53.14±13.6)mg2/dl2vs(46.74±9.47)mg2/dl2,P<0.05],此后仍呈下降趋势,但较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时血清iPTH由观察前的(57.79±36.61)pg/ml升高至(131.12±76.17)pg/ml(P<0.05),此后继续保持此水平。结论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可以降低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在维持血钙正常的情况下,较少发生甲状旁腺的过度刺激,适合应用于有高血钙倾向、且钙化危险性增加的低iPTH水平的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研究血清尿酸(serum unne acid,SUA)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探索新思路.方法 选择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205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 、冠脉病变程度等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冠心病组(CHD)154例和非冠心病组51例,比较两组间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别.在CHD组中按血尿酸水平将冠心病组分为高尿酸组(96例)和正常尿酸组(58例)两个亚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根据冠心病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三个亚组,分别比较三亚组同血尿酸水平.结果 ①CHD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486.94±162.96 μmol/L)明显高于非CHD组(305.69±99.58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54.1%(111/205),其中CHD组的尿酸异常率为62.34%(96/154),非CHD组的尿酸异常率为29.41%(15/51).CHD组尿酸异常率明显高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尿酸水平与性别、收缩压、TG成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r分别为0.339,0.244,0.156,-0.102,(P<0.05).④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三个亚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87.07±100.14,474.43±133.62,581.30±180.21 μmol/L.血尿酸水平随着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且均高于非CHD组(305.69±99.58 μmol/L),三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亚组的冠脉狭窄积分分别为6.93±4.48,16.54±11.13,33.67±17.8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对冠心痛进行Logistic曰归分析,年龄、血尿酸、低HDL为CH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2,1.012,0.397.结论 ①血尿酸水平与性别有关联,与牧缩压和TG成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②血尿酸水平随着冠心痛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种重要生化指标.③在冠心痛的防治中,除控制传统危险因素外,对高尿酸血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