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活血复方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宁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0例。治疗组中, 男33例, 女27例, 年龄48~74(65.00±3.71)岁;对照组中,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43~75(65.33±2.79)岁。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复方治疗, 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 对照组为93.33%(56/60),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休(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3.87±1.43)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8±1.7...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针对BALB/C小鼠H-2Kd基因siRNA表达质粒,观察其在小鼠LAK细胞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2Kd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siRNA干涉靶序列,体外合成两段互补的寡核苷酸,通过与线性化的pSilencer 3.0-H1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a扩增纯化得到所需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鉴定其分子量及插入片段的序列。采用siRNA表达质粒封闭小鼠LAK细胞MHC-I(H-2Kd)的表达,同时设空转染组和无关序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靶蛋白的表达。结果纯化的质粒分子量为2.8Kb,插入的寡核苷酸序列与设计的序列完全相符, 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siRNA能够抑制靶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H-2Kd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并抑制了其表达。 相似文献
33.
反义核酸封闭H-2Kd基因对鼠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封闭鼠淋巴细胞H-2Kd基因后,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活性改变,探讨淋巴细胞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H-2Kd起始区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小鼠脾LAK,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前后H-2Kd的表达率。噻唑蓝法检测H-2Kd表达降低的LAK对肿瘤杀伤活性。结果 反义寡核苷酸(15μmoL/l)组H-2Kd蛋白的表达率由90.1%±4.4%下降至79.8%±2.5%(P<0.01),H-2Kd降低的LAK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K562的杀伤活性由82.3%±3.1%降到60.2%±6.7%(P<0.01),对H2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由67.4%±2.8%降到53.2%±8.1%(P<0.01)。结论 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小鼠LAK表面H-2Kd的表达,但不影响LAK增殖活性,因而可导致鼠LAK对同种及异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34.
CK20 mRNA和hTERT mRNA在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中的转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作为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CK20 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并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患者CK20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4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率,术前分别为47.5%(19/40)和45.0%(18/40),术中为70.0%(28/40)和70.0%(28/40),术后为10.0%(4/40)和32.5%(13/40).除术后hTERT mRNA阳性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外,术中外周血CK20 mRNA、hTERT mRNA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P<0.05),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和术中(P<0.01).hTERT 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而CK20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强度低于高、中分化组(P<0.01).大肠癌围手术期Dukes B期和C D期之间CK20 mRNA和hTERT mRN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发生几率较高,病理分化程度低者更易发生,但与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CK20 mRNA和hTERT mRN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血液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判断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急诊四肢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保山市人民医院急诊2019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2例四肢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换药法,观察组采取VSD,对比2组创面治疗指标、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观察组换药...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78例,死亡5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救治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主要措施,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和术后早期应用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X线摄影焦点(F)-IP板的距离对CR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X线管焦点(F)-IP板的最佳成像距离,提高CR图像质量。方法根据X线管焦点放大率和几何成像原理,求出最小焦点(F)-IP板的距离;综合考虑X机性能、被照体厚度和不同摄影部位,制定各部位摄影距离。结果现摄影距离CR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四肢摄影X线曝光量显著降低。结论不同被照体厚度或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摄影距离,在明显提高CR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X线曝光量,减少被检者受照剂量,降低X线机输出功率,延长X线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技术是近20多年来研究最为活跃和发展进步最快的领域。1977年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士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新纪元。30年间以PTCA为基础的新技术和新器械不断涌现,包括支架置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