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396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3篇
  5篇
中国医学   358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淼  庞文帅  王洋  窦剑 《器官移植》2013,4(3):141-14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肝脏灌注方法对冷保存的离体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差异,为后期离体大鼠肝脏保存实验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备两种不同的单纯冷保存的离体大鼠肝脏灌注模型,分为实验组(经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灌注法,10只);对照组(经门静脉、腹主动脉及肝动脉灌注法,10只),灌注后取出肝脏置于4℃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保存,12h后切取肝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并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核因子(NF)-κB(SABC法)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h冷保存后,两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示:肝脏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变性、肿胀及空泡形成,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有不同程度的淤血,部分肝窦内皮细胞坏死并脱落,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两组之间NF-κB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灌注法与经门静脉、腹主动脉及肝动脉灌注法,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无差异,但前者操作相对简单,更容易在今后研究大鼠离体肝脏的实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对照组予单纯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灌注肝脏,低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1 g/100 ml CP灌注肝脏,中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2 g/100 ml CP灌注肝脏;高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3 g/100 ml CP灌注肝脏。各组大鼠肝脏分别于4℃相应灌注液中冷保存后0、6、12、18、24 h共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肝下下腔静脉内保存液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肝脏组织肝细胞的凋亡指数(AI)和肝脏组织核因子-κB阳性表达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在冷保存12 h后,ALT及LD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冷保存18 h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的MDA、MP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冷保存12 h及18 h时,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肝细胞AI及核因子-κB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冷保存24 h后,高剂量组保存液的ALT、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中剂量组(均为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在UW液中加入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应用UW液保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组)脾切除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含量,分析Treg的变化对全身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前和对照组受试者CD4+ 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5.1%±3.5%和1.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3,P<0.05).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D4+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9.2%±2.7%、5.6%±1.7%、2.5%±2.1%,其中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4,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4,P>0.05).结论 脾切除术后短期Treg水平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Treg方面表明脾切除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油漆及涂料生产行业甲苯和二甲苯的职业危害情况,并评估其导致神经毒性的职业健康风险。方法 应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结合2019年大连市监测的油漆及涂料生产行业重点工作岗位甲苯和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接触时间、接触工龄等对甲苯和二甲苯导致神经毒性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监测的11家油漆及涂料生产企业的26个岗位中,甲苯检测浓度均在职业接触限值内,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1~2级,属于可忽略风险或低风险;二甲苯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1~5级,其中,5级职业健康风险水平占总监测岗位数的76.92%,属于极高风险,且个别企业的二甲苯CSTEL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结论 大连市油漆及涂料生产行业二甲苯职业健康风险极高,应重视二甲苯在油漆及涂料生产行业的职业健康危害,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05.
获得性指(趾)纤维角化瘤(acquired digital fibrokeratoma,ADF)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皮肤的良性肿瘤,成年男性多见,切除后预后良好.本文收集6例ADF,对其形态学改变、诊断、鉴别诊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收集上海中医药...  相似文献   
10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1岁,以反复发作左腹部和腰部疼痛5天就诊于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当时患者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部、腰部疼痛,为钝痛,有下坠感,范围呈条带状,右侧卧位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左侧卧位直立时加重,与呼吸运动无关,疼痛时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查体:BP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庆军  窦剑  曹经琳  任贵军  曾强  王洋  赵鑫 《临床荟萃》2006,21(13):954-955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而且肿瘤很容易侵犯周围动静脉,手术切除率较低,大部分都难以根治。仅有10%~20%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因此,如何延长这些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多弹头射频所产生的热效应,其射频能量集中在一个局部区域,可以使穿刺点邻近周围的肿瘤组织细胞凝固、变性、坏死,从而减少肿瘤负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肺等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8.
为系统探索数据挖掘在中医诊断学领域应用的科研产出、研究主体及研究主题演化路径和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该领域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科学计量软件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该研究领域的成长依次经历了起源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平台...  相似文献   
109.
重大医疗纠纷早期行政干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医疗纠纷高发,医患矛盾激化,舆论导向和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以及社会医闹群体的介入,都导致医疗机构自行处理纠纷的难度不断加大,且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处理纠纷的能力各异,往往使可以顺利解决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不仅干扰正常医疗秩序,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都成倍增加。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10.
通耳窍汤结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通耳窍汤结合鼓膜置管治疗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行鼓膜置管同时口服通耳窍汤,对照组行鼓膜置管同时口服消炎药,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耳,有效9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92.9%。对照组45耳,显效18耳,有效16耳,无效11耳,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耳窍汤及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