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法行程控扫描早搏刺激316例,揭示房室结四径路4例,显示率1.26%。提示房室结四径路尚属少见临床电生理现象。本文还就房室结四径路揭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电针对大鼠跟腱病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方法对跟腱病组织修复的影响,为电针治疗跟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36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中选出6只,设为空白对照组(A组,n=6),对其余大鼠行跟腱病造模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B组,n=18)、电针患侧组(C组,n=12),B组随机分为‰组、B,组和B,组,各6只,C组随机分为C1组和C2组,各6只。造模3周后,C组取患侧的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以及太溪,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min,10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2疗程间隔2天,A组和B组大鼠不予任何干预,均自由饮食。造模3周后分别处死民组和A组大鼠,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后分别处死B1、C1、组和B2、C2、组大鼠,标本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结构改变,作跟腱内成纤维细胞计数后用Microsoft 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GF-β1表达情况,并与组织学观察及统计结果作比较,以评价跟腱病组织学恢复情况。结果:①细胞计数:第一疗程后C.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B1组,差异具显著;第二疗程后C2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B2组,差异具显著。②TGF-β1:A组未见TGF-β1表达,各期阳性对照组有弱阳性表达,而C组有TGF-β1阳性表达。结论:电针能改善跟腱病组织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有效地促进跟腱病的修复,其机制可能是电针刺激了TGF-β1的合成,进而促进了成纤维细胞数量增殖与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23.
1例79岁男性患者因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接受EC化疗方案(依托泊苷0.1 g静脉滴注、第1~3天, 卡铂4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免疫治疗(度伐利尤单抗620 mg静脉滴注、第1天), 21 d为1个周期。第3个周期第16天(首次用药后第58天), 患者出现左侧肢体震颤和癫痫发作。脑脊液生化检查示总蛋白642 mg/L, 白细胞数10×106/L;脑电图示双侧下颞叶少量尖波发放。考虑为度伐利尤单抗所致免疫相关性脑炎。停用该药, 予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 予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治疗。35 d后患者左侧肢体无明显震颤, 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 YMDD变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米夫定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核苷类药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长期应用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发生变异,最常见的是YMDD变异,从而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甚至使病情加重[1-2]。2001年3月—2004年3月,笔者采用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HBV YMDD变异的乙肝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3]的乙肝患者126例,均符合如下条件:①HBV-DNA阳性,定量>1.0×105拷贝/mL;②HBsAg、HBeAg、抗-HBc阳性;③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正常参考值上限2~5…  相似文献   
25.
自2002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对106例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che motherapeutic embolism,TACE)后,利用CT强化扫描确定肿瘤组织供血情况,据此指导再次行TACE的时间,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此过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正>胆囊浆膜下结石罕见,笔者遇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63岁,于5年前起反复发作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并向右肩部放射,疼痛于受凉、疲劳及进油腻饮食后易发,疼痛剧烈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并畏寒、发热、纳差、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外院给予抗感染、支持治疗,症状缓解。近半年来症状加重,门诊B超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于1995年11月人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压痛(+),  相似文献   
27.
胆道再次手术是目前外科临床上急待提高解决的问题。国内文献报告,再次手术率为9—14.4%。福建省立医院外科自1958年1月至1963年3月,共施行胆道手术220次,其中经2—3次手术者共23例,占总手术次数10.5%。茲将此23例作一初步分析。一般临床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最轻11岁,最大59岁,43%在20—30岁之间。死亡2例,死亡率8.7%。再次手术原因分类:胆道残留结石11例,俄狄氏括约肌狭窄4例,胆囊  相似文献   
28.
1962年童氏等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舌的两侧边缘呈紫或青色、条纹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状黑点、境界分明、易于辨认,名为“肝瘿线”。应用肝瘿线在一定人群中调查肝病具有现实意义,1984年3~5月间应用肝瘿线对大洲贮木场(大洲本岛、建瓯站、南平站)2994人调查肝病的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肩锁关节脱位不同手术方法疗效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分别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65例。65例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被分成3组,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组(A组)22例,单纯喙突移植术组(B组)21例,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组(C组)22例。按照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5例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0.5~3年,平均1.5年。A组取出内固定后有8例发生半脱位,2例发生全脱位并有肩锁关节骨关节炎,1例在术后1年发生锁骨钩板钩部断裂。B组取出内固定后有7例发生半脱位,1例取出内固定物后发生全脱位,5例发生肩锁关节骨关节炎出现严重的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C组取出内固定后有2例发生半脱位,无全脱位及肩锁关节骨关节炎。按照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12例,良8例,差2例;B组优9例,良7例,差5例;C组优20例,良2例,差0例。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组与前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锁关节全脱位采用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FNA对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出院后4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6个月~2 a).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5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按高堂成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减少并发症、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