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TLIF并单枚Cage手术进行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9~68岁(平均53.3岁),病程0.5~5年。使用使用Oswestry(ODI)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JOA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依据SUK法对术后脊柱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日本JOA评分法评估优25例(71.4%)、良8例(22.8%)、可1例(2.9%)、差1例(2.9%),依据SUK标准证实本组病例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7.1%。有1例患者节段间有明显间隙,椎间植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动态片上节段间相对活动<4 mm。内固定未见松动、拔出、断钉。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并Cage支撑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融合率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2.
嵌趾甲是足趾常见的疾患,多见于踇趾,主要原因是穿鞋太紧,前鞋帮对踇趾的挤压,将甲皱襞挤向趾甲,或者趾甲修剪的太短,甲边缘压入甲沟的软组织。因细菌及真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出现脓肿,长时间反复炎症导致增生性肉芽肿。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如甲缘分离、酚处理甲母质、韧带夹管、踇趾甲完整拔除、踇趾甲部分拔除、踇趾甲皮肤楔形切除、踇趾甲及甲床部分切除、甲床彻底切除以及甲沟重建等,  相似文献   
123.
从 1 994年 3月~ 1 998年 3月 ,作者应用单侧成角外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39例、粗隆下骨折 1 3例 ,经平均 2年随访 ,疗效满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平均为 1 2周和 1 6周。和其他方法相比 ,本法优点如下 :(1 )手术创伤小、时间短 ,固定可靠 ,病人能早期功能锻炼。 (2 )近端两针呈 1 1°角 ,固定后能防止针松脱或穿入髋臼 ,抗拒颈干区内翻剪力。 (3)调节支架装置使骨折端紧密对合及增加生理应力 ,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时采用切开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在条件尽可能相近的情况下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采用切开复位,另一组采用闭合复位,复位后两组均使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随访一年半。对其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钉道及局部感染以及手术所用时间进行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切开复位组的解剖复位率明显高于闭合复位组(P〈0.01),骨折愈合两组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钉道及局部感染情况两组相似,切开复位平均所用时间较闭合复位短。结论在使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时采用切开复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5.
126.
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5例.病因为肺大疱、肺囊肿、肺脓肿及肺癌等.除1例肺癌患者术后形成顽固性胸水外,余均痊愈.随访8月至14年无复发。文章对手术治疗的理论依据、指征、径路及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7.
镁是一种普遍参与生命代谢过程的元素。凡需要ATP 酶的反应都有镁离子参加。镁的失衡可以影响整体的代谢,尤其是影响心肌的代谢,临床上可导致严重的后果。众多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常伴有血清镁离子浓度降低。1992年7月以来,我们应用硫酸镁治疗AMI 室性心律失常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65岁。因前壁AMI 入院。心电监护:频发室性早搏,部分成对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28.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扭转型室速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扭转型室速1例王永东患者女,48岁,因自服农药1605约30ml,6h后,反复抽搐入院。患者服毒后在当地医院立即予以洗胃、解毒治疗。3h后患者出现反复抽搐,意识丧失,每次持续5~10s,心电图见扭转型室速。经用2.08mmol/L(2...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报告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小关节囊部黄韧带骨化,旨在提高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认识以及探讨对其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拍摄腰椎X线片及腰部CT检查,作出初步诊断。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术中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同时彻底切除肥厚骨化的黄韧带,小关节内侧可作部分切除。结果:按照日本N.Nakana和T.Nakana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5例,良6例,可1例。结论:该病病理基础为退行性变。黄韧带劳损导致骨化;充分认识本病对治疗腰腿痛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治疗应及早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并以30例非心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阿司匹林150 mg,1次/d;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150 mg,1次/d;2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连续治疗14 d。在治疗前、治疗14 d抽取静脉血,用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含量,并对无创心功能(心脏射血分数EF%)进行评定。结果2组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厄贝沙坦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均P0.01)和EF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量的差值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有助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