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181篇
  6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病理类型、切口类型等对于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确诊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类型并分为两组,即探查切口患者45例,麦氏切口患者7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本次试验中探查切口患者感染人数为10例(22.23%),麦氏切口患者的感染人数为2例(2.67%);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类型和病理类型,因此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推荐使用麦氏切口。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兔胆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选择出生后4~5周龄的新西兰大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处死,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胆囊,在解剖显微镜下剥去胆囊黏膜和黏膜下层,利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胆囊原代ICC,接种于含有干细胞因子的M199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结果:细胞稳定贴壁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ICC呈梭形、三角形,有突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突起细长化并彼此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该类细胞c-kit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一套胆囊原代ICC培养的方法,为研究IC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胆囊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开展情报调研和情报分析是学科馆员开展的学科服务之一,但就特定领域的专利分析,国内较少有相关报道[1]。本文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利用专利情报工具“innography”,为某所服务的案例,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 ,42岁。因外伤致左肩锁关节陈旧性脱位而住院。手术后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头孢噻肟钠5 0 g ,5 %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维生素C 2 0 g +维生素B60 2 g静滴。连续用药至第 4天 ,静滴第 2组液体约 1 5min自诉突然全身发冷。体检 :神志清楚 ,双瞳孔等大等圆 ,血压 1 1 4 / 76mmHg(1kPa =7.5mmHg) ,口唇轻度发绀 ,全身寒战 ,四肢厥冷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率 70次 /min ,腹部无异常。给予停药 ,吸氧 ,异丙嗪 2 5mg肌注等治疗 ,2 0min后症状消失 ,随后体温升至 38 6℃ ,4h后降至正常。第 5天再次用药过程中又…  相似文献   
35.
对9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了HBV基因型的检测,对C基因型和B基因型感染者之间进行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等细胞免疫功能、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和肝功能损害情况对比研究,探讨CHB患者不同HBV基因型与HBV特异性CTL、HBV复制和肝功能损害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拟行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的口腔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7.4±12.6)岁。其中鳞状细胞癌10例,腺样囊性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术前均行下腹部CT血管造影,并将数据导入AW4.7软件进行后处理,挑选左侧或右侧优势供区,明确皮瓣血供的起源、管径、走行及穿出点位置,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皮瓣术前设计。结果12例患者中采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者11例,1例由于未发现腹壁浅动脉,术中转为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11例采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的患者,其术前CT血管造影测量的腹壁浅动脉管径[(1.0±0.3)mm]与术中实际测量值[(1.1±0.3)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发生静脉血管危象,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供区受区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腹部瘢痕隐蔽。结论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术中,术前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客观反映腹壁浅动脉的管径及走行位置等信息,有效降低皮瓣手术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比较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Bio-functionnal Prothetic System,BPS)和传统方法对下颌低平牙槽嵴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分别采用BPS和传统方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随机选择戴用顺序,在修复后1、3、6个月后分别对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能进行测定,并在戴用义齿1个月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在修复后1、3、6个月,BPS全口义齿的下颌义齿固位力高于传统全口义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全口义齿吸光度值作比较,在各个检测时期,BPS组吸光度值保持稳定,均高于传统全口义齿(P<0.05),传统全口义齿在3个月和6个月后吸光度值有所回升,与第1个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低于同时期的BPS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BPS组的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6个月后,10位患者均表示BPS全口义齿更舒适,不容易脱落.结论 采用BPS完成的义齿修复应用于下颌低平牙槽嵴的无牙颌患者时,能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不同程度抑郁状态的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5周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和生活满意度量表( SWLS)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分析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生活满意度以及血压的影响。结果:治疗5周后,干预组HAmD评分由(24.14±8.08)分下降至(12.91±4.2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SWLS评分由(15.88±4.27)分提高到(26.15±2.95)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干预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21.08±14.38)mmHg和(12.88±8.77)mmHg,对照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2.42±8.92)mmHg和(2.31± 8.17)mmHg,干预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结论: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9.
2005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8~10岁儿童智力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10年后8-10岁儿童智力水平。方法以省为单位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按省份、年龄、性别和碘营养状况分组,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方法测定儿童智商(IQ)。结果全民食盐加碘10年后,32个省份的38 448名儿童中,IQ均值为103.4。其中男、女儿童IQ均值分别为103.4和102.0,IQ≤69者占4.4%。实施食盐加碘措施较差的省份,儿童IQ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碘营养适宜时IQ均值最高(103.8),碘不足时儿童IQ均值降低(98.7),碘过量(103.2)与碘适宜比较儿童IQ值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碘不足明显影响了8-10岁儿童智力发展,在全国非高碘病区实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是正确、有效的;非高碘地区碘过量没有明显影响8-10岁儿童智力发育;近1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儿童智力发育水平又有所增长,现有的IQ检测常模有必要再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冠心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诊断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IL-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水平。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重组IL-7刺激12 h为刺激者,采用重组IL-7刺激为未刺激者。检测Tim-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磷酸化STAT-5(p-STAT-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IL-7、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IL-7、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Tim-3 CD4T细胞、Tim-3 CD8T细胞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刺激者Tim-3 CD8T细胞均明显高于未刺激者[(2.61±0.87)%vs(0.88±0.30)%、(4.80±1.53)%vs(2.15±0.69)%,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刺激者和未刺激者Tim-3 CD4T细胞和Tim-3 CD8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刺激者p-STAT-5、Socs-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者(P<0.05),两者STAT-5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IL-7水平明显升高;IL-7可通过上调Tim-3表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炎性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